路径:人民网>>传媒>>中国报协网>>中国报业>>2013年10月

视觉名家纵论报纸设计

张 浩

2013年10月17日09:39    来源:中国报业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 本刊特约记者 张 浩

  2013年9月23日,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评审,这一天将评出2012年度中国报纸设计大赛的所有奖项。

  此次大赛共吸引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近2000件作品参赛,年度报纸设计大赛分日常报道、文娱与体育、信息图表、插图与漫画、图片视觉、专刊与特刊报道等八大类作品,各评出金银铜三个奖项;大赛同时设有年度最佳人物奖、视觉先锋报纸奖两个专题奖项。本次大赛对推动中国报纸的设计水平、确立报纸设计工作的评判标准,意义重大。

  评审组专家认为,报纸设计是新闻与平面设计的结合体,报纸视觉化表达方式是当今纸媒发展的一大趋势。

  评奖结束后,评审组专家对中国报纸视觉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纸媒的“坏时代”,设计的“好时代”

  墨白——《南方都市报》美术总监,南都视觉研究院执行院长

  5年前,所有的新闻人对纸媒的前景开始忧虑,但普遍认为至少10年后才可能衰退,当时各报在内容改革没有太大余地的情况下,都把进一步发展的期望赋予了视觉设计,所以国内纸媒掀起了一轮强大的改版浪潮。

  让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是,仅仅5年的时间,传统报纸在移动互联时代日益式微。可以说,传统媒体遇到了遇坏的时代。但令人欣慰的是,纸媒的设计却在这5年间迅速发展,百花齐放。可以说,现在是报纸视觉设计最好的时代,虽然不能说与国际接轨,但已经与欧美报纸同步。各家报纸设计理念百花齐放,也对整个报纸行业的设计有积极作用。

  国内报纸主要分三类:一类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清爽、干净、时尚,抓住了年轻读者;一类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为代表,从报纸形式上看更加“空灵”,更为注重留白以及报纸的文化味;还有一类如北京的报纸,在《新京报》出现之前,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为代表,定位于政经新闻,具有严肃大气的特点,《新京报》问世后,则在这些特点基础上增加了都市报的特点。

  适合读者的才是最好的

  陈进——香港成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香港成报网总裁

  在香港,报纸的设计也许与5年前一样,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内地报纸设计可能一年就有几次小变化、一两次大变化。这种比较,也不能说谁的设计好、谁的设计坏,关键是当地市民能否接受这种设计。

  设计没有对错之分,版式是服务于阅读的,适合读者的版面才是最好的。

  回顾2012年中国报纸版式设计,参评版面反映出都市报和晚报在设计思想上高度趋同,可见二者分享都市年轻群体同一读者市场。这一读者市场更追求活力,对版式设计的消费更积极主动,促使新锐报纸在周刊专刊等版面大量使用图形信息植入,以及文图组合的海报风格。过去的留白技巧和疏朗编排仍有一定市场,但开始让位给创意风格更明确、结合了3D制作和美术插画的立体组合设计。传统党报在简洁设计和疏朗编排上也跟进一步,导读功能在设计美学引导中的地位更加明晰。

  另外,头版海报化也是未来报纸设计的一种趋势。这种设计可以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这种处理可让报纸既卖内容也卖设计,许多读者可以沉浸在报纸设计的美感中。这类读者未来会越来越多,而且非常固定忠诚。

  2013年在微信和微博的推动下,智能手机与报纸读者的移动互联绑定。伴随着苹果iOS7的亮相引领的图形审美风向,大众版式消费将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分众定位的都市报和晚报将在形式框定编辑容量的整体美术卖相上走得更远更彻底,3D和插画来组合文图编排进行多版联动成为常态,与机关报的设计反差有拉大的趋势。但是,新闻版面的设计飞跃依然是业界的课题,虽然在副刊专刊领域,各报在各自定位上都找到了百花齐放的办法。

  此次评选,二线城市都市报晚报的设计实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北上广同类报纸的设计水平分野收窄,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后者显然最先面临报业严寒。发行和广告滑坡所带来的焦虑,拷问着设计精度上的坚持底气和创新动力。展望未来,如果二线城市报纸接过中国报纸主力设计的大旗,将在原来时尚设计风向上努力追求版面设计的协调,并带动报纸的类杂志化设计走向,以印刷美学产品角度伴行资讯传播,继续守护读者。

  中国媒体视觉的新时代

  张庆钧——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艺术总监,辽报传媒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

  自2012年以来,全球大部分纸媒陷入了收入下滑的经营窘境,尤其是报纸媒体,在与其他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竞争中,已呈劣势。

  在这样的态势下,报纸媒体正在寻求各种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在新闻视觉设计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基于“快速阅读”理念下的视觉设计原则,表现出简浩易读的设计导向。

  在具体设计中,国内报纸除了保持“快速阅读”的原则外,还探索出了视觉的深度阅读方式,比如辽宁日报的“奥秘”版就是其中的代表。视觉深度阅读表现在编辑手段的深入性和最大限度发挥视觉符号的引导作用,在保持较大信息量的基础上,用直观、感性和系统的图示表达编辑意图,并提升版面阅读效果。

  除此之外,视觉产品的网络化运用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视觉符号与网络符号的结合,不但让传统报纸有了极强的时代感,还让视觉设计元素有了多元的呈现方式,这也是中国报纸视觉设计有意义的突破。

  注重设计才能吸引购买

  靳文艺——美国视觉艺术家设计师协会注册会员,现为上海新民晚报视觉艺术总监

  从专业角度看,国内报纸的设计已达到一定水平。从最初人们对设计的无意识,尤其是传统老报纸对设计是没有概念的,坚持认为“文字打天下”,到现在设计观念已深入人心。这个转变,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尝试和磨合。如今像都市报、晚报等都是市场化报纸,设计和风格已经达到精细化水准,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形式方面,报纸要更加注重设计、品质,才能吸引读者。未来,报纸的设计应该是构成竞争力的一方面。现在好多报纸遮住报头,可能不是很容易区分,这就是同质化的表现。另外,党报等一些传统报纸对于“报纸需要设计”的观念接受度还不是很强。

  在网络、手机快速接收信息的情况下,报纸应该更加精细化,这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来。在内容方面,编辑的观念要发生改变,需要在庞杂的信息中萃取一些有趣的信息。萃取后再加工,应该是报纸发展方向之一。

  澳大利亚预言家罗森·道斯曾经预测,报纸会在未来9-30年内彻底消失。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的看法是,未来的报纸,内容会越来越集萃化、精美化、检索化、端口化,更加注重观点的表达和服务的精准性。严格意义上讲,报纸将会在电子阅读市场的夹击下成为专供有钱和有闲人阅读的精神奢侈品。

  所以,报纸的运作架构,也会从现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强大的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和视觉传播设计中心,将会成为下一步报纸变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另外,由于区域内同质化报纸相互竞争和重复投资,从行政管理的层面展开区域报业整合也会成为题中之义。整合后的报业,可以在压缩管理成本、提升广告报价、调整零售价格等方面更有话语权,更有力量与新媒体展开竞争。

  我认为报纸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尤其中国报纸,下一个十年,会不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运营管理和成长模式,还很难说。

  报纸设计应该易读和悦读

  张革——1998年起担任杭州《都市快报》版式总监,2000年担任《都市快报》出版中心主任

  虽然“报纸正在消亡”这句话最近常被提起,但中国报人并没有消沉,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和异乎寻常的热情,积极寻找转型之路,为报纸的后继添薪加柴。

  如今中老年人还有10年到20年的阅读时间,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无论晚报还是都市报,今天仍可以发掘很多东西。如今是信息处理时代,信息量已经过剩,以前很多人看报纸都翻个底朝天,现在很少有这样的读者。谁处理信息的水平高,谁用图表、漫画、插图、文字等多种方式来处理信息的水平高,谁就能赢得读者。报人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纸媒的视觉表现力。

  近几年,中国报业异乎寻常地重视设计,以前只有少数几家报纸风光,现在则是非常多的报纸版面精彩纷呈,中国报纸设计总体水平迅速上升。但问题依然存在,很多版面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忽略了设计应该具备的新闻属性,看上去更像是广告或海报,而不是报纸;还有的是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忽视了内涵和韵味。

  我们常常强调,报纸设计应该易读和悦读,给读者营造一个轻松阅读的环境,可有的报纸设计更像是做给自己看、做给同行看、做给评委看的,恰恰不是做给读者看的。

  这次评选中,大家对这样的现象有所忧虑。希望下一次能看到更精致、更分众、更清晰、更干净的报纸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

  不再盲目推崇形式主义

  张浩——《东莞日报》编委、视觉总监

  随着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纸媒的市场份额在逐渐被蚕食,影响力慢慢被削弱,“纸媒衰亡论”再次被提起。互联网上一片对传统媒体的唱衰之声,仿佛明天大家就都不看报纸了,后天纸媒就要关门谢幕了。

  其实并不尽然,国内报业在数十年的积累和培育之后,拥有优秀的内容团队和庞大的社会资源,这些优质内容和社会资源足以让纸媒保持绝对优势。但如果纸媒不能与时俱进,继续用十年前的思路办报,衰败是必然的。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不同了,他们需要即时新闻和互动,他们追求趣味性的浅阅读,他们喜欢吸引眼球的图形和色彩。想完全满足这些需求,纸媒显然做不到,但对于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整合正是报业的强项。提供新闻背后的深度阅读,呈现美观有趣的版面设计,能让报纸在读者手中停留的时间更长,阅读更久。

  国内报纸从最初的传统模式,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视觉暴力时期,再到最近10年报纸版面设计逐渐达到一定水平。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还是一种咬合式的设计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报纸排版难度不断降低,排版的技巧和花样不断增多,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脑软件的出现,设计技巧无节制地使用,报纸版面设计给人感觉凌乱,线条、模块肆意使用,视觉暴力由此诞生;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问题,开始加以规范,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报纸版面设计形态。

  这几年,报纸非常重视包装与设计,从业人员创作了无数漂亮版面,但这些版面往往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为了让这些美丽的作品能“重见天日”,是我们给版面评奖的初衷之一,目的是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让读者看到纸媒的坚守和努力。

  综观2012年这些参评版面,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纸媒的视觉包装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家已经不再盲目追求色彩的强烈和图形的冲击,不再盲目推崇形式主义而忽略内容呈现。更多的作品能在美观之外看到新闻背后的力量,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案例也很多,这也正是报纸设计走向成熟的表现。

  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最佳的方式表达新闻,不能喧宾夺主。现在有些报纸过度追求视觉化,有“炫技”之嫌,长期看,这种设计会因为与内容脱节而被读者选择性地摒弃。

  (扬州晚报视觉总监严明,记者余佳、邵伟、车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载于2013年10月《中国报业》杂志 

(责编:陈晓、胡线勤)

传媒产业更多

经 营

投 资

广 告

发 行

媒企互动

图说天下更多>

访谈﹒直播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友情链接

| 信息产业部 | 文化部 | 国家广电总局 | 新闻出版总署 | 国家版权局 | 新华传媒 | 中国记者网 | CNNIC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上海报网 | 传媒 | 中国广告网 | 北京大学新媒体 | 新闻记者 | 中国记者 | 青年记者 | 中国网联网 | 今传媒 | 新闻与写作 | 湖北传媒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 传媒培训网 | 中国出版网 | 华夏记者网 | 新闻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文明网 | 中国记协 | 中广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东方网 | 千龙网 | 浙江报业网 | 龙源期刊网 | 传媒网论坛 | 新民网 | 新华月报网 | 艾瑞咨询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新华网互联网频道 | 中国产业报协会网 | 中国产业网 | 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 中广互联 | 山西出版传媒网 | 广播电视信息 | 新浪传媒| 网易传媒 | 龙新网 | 搜狐传媒 | 天津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摄影报摄影大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