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2020年04月13日13:56 來源:中國報業
摘要: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公共危機事件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在此次疫情期間,謠言傳播現象時有發生,對社會輿論安全造成影響。本文通過梳理公共危機傳播的概念和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分析本次疫情期間謠言產生的心理原因和媒介因素,並對謠言傳播現象進行解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危機期間主流媒體要承擔信息核實、即時反饋和輿論引導的社會責任。
公共危機傳播與謠言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公共危機事件再次進入大家的視野。趙志立在《危機傳播概論》中指出,危機是一種能夠給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帶來巨大威脅而具有不確定性、且必須在短時間內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突發性事件。史安斌將危機傳播定義為:“在危機前后及其發生過程中,在政府部門、組織、媒體、公眾之內和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在本次疫情危機出現之后,謠言時有發生,讓社會輿論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謠言起初被Allport和Postman定義為“缺少具體資料証實真實性與准確性的訊息”,聚焦於尚未得到証實或証偽的內容特點。Kapferer提出,謠言的特征在於來源的非官方性,而非內容的未証實性,指出謠言是“在社會中出現並得到廣泛傳播的未經官方証實或証偽的訊息”。總的來說,謠言具有內容未証實、傳播廣泛的特點。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傳播門檻的降低,催生了大批自媒體人。自媒體運營者追求信息的時效性,他們中大多數人對醫療、科研等專業性較高的領域缺乏專業了解。此外,與傳統主流媒體、尤其是官方媒體相比,自媒體運營者接觸到上述領域專業人士的難度較大,獲知的信息和事件進展信源並非一手,因此無法保証發布信息的真實性。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謠言出現的原因
1.輿論熱度與群體恐慌心理
本次大范圍傳播的肺炎疫情,是影響受眾心理狀態與行為模式的刺激性事件,讓受眾產生了恐慌反應。這種刺激主要體現在輿論聲量和熱度上。據筆者統計,2020年1月19日0時至2020年2月19日0時,微博、微信等輿論平台共計10520975條文本信息,將文本中情緒化詞語佔比較高的敏感信息進行篩選發現,敏感信息為3613465條,佔比34.35%,總量和佔比在跨度為一個月的輿論事件中是非常罕見的,其重要原因就是網民的恐慌心理。
個人或者群體在事件刺激下產生的有關生理、行為、情緒、認知上的焦慮和害怕反應,在心理學上稱為“恐慌”。恐慌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會在個體層面產生危害,還會造成群體性恐慌,加快恐慌的擴散和蔓延。在對相關領域的知識沒有充足了解的情況下,這種恐慌情緒會不斷擴大影響范圍。因此,網民很容易相信一些與疫情發展有關的謠言,即使是被辟謠的虛假信息,隻要再次出現,仍然會被網民接受。
2.自媒體的喧囂與主流媒體的滯后
目前,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傳統主流媒體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進入社交媒體領域,開通並運營新媒體平台。事實上,就傳播渠道而言,不同於傳統媒體信息單向傳遞的特點,社交媒體的信息傳播具有雙向流通、互動性強的特性,主體也由單純的“讀者”轉化為自主接收與發布信息的“用戶”。社交媒體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條塊管理的傳統模式,以往由不同機構分管的主流媒體進入同一個社交平台,力爭形成傳播矩陣。然而,部分傳統媒體機構對媒介融合理解不充分,缺乏產品思維與用戶思維,仍遵循“自說自話”的傳統觀念,導致傳統媒體“渠道失靈”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在這種環境下,用戶群體的視聽流動性增強,傳統媒體原有的固定受眾群逐漸消失。因此,當面對“飛機將在全市上空噴洒消毒液”的謠言時,地方主流媒體由於失去部分受眾,辟謠效果有限,傳播范圍較小。為此,主流媒體需要進一步變革,更好地適應社交媒體信息傳播的新特點,改變媒體各自為政、無法形成合力的狀況。
疫情期間謠言傳播的原因
根據暈輪效應(haloeffect),由於謠言所承載的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與未知性,並且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用戶往往掌握的信息較少,因此當信息來源能夠給予用戶較高的可信度時,個體傾向於忽視對信息內容本身的判斷,並且產生主觀推斷的泛化和擴張,從而在缺少邏輯判斷與信息証實的情況下,僅僅憑借對信源的信任而相信謠言內容為真。信源可信度主要由三個維度構成:可印証性,即信源的現實身份、專業性、權威性等是否可以得到確認﹔交流穩定性,即信源的ID(網名)、信息發布行為、交流頻率及其他行為是否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關系親密度,即信源與信息接收者關系的親密程度或心理距離。
除了信息源作用於信息接收者,信息本身對接收者的風險感知變化同樣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彭曉哲等人的研究証實,風險感知對信息傳播行為的正向預測作用,對個體情緒具有高喚醒度的信息,更容易使接收者相信信息的真實性,更容易促進信息的傳播。根據信息通道的競爭模型,風險感知水平越高的謠言,給予個體的信息量越多,越能促進信息的傳播﹔同時,風險感知水平較高的信息,其具有的信息強度又強化了傳播的影響作用。
危機中主流媒體的責任
1.充分核實充分表達:深思熟慮的責任
危機事件由於突發性強、關聯性廣、公共性高等特點,在報道過程中新聞媒體應當嚴肅認真、思考周密。新聞媒體的一絲大意,就可能影響到媒介公信力與權威性,就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此外,報道還應注意議題的嚴肅性與人文關懷。如此次疫情傳播中,圍繞央視對於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雲監工”,延伸出大量粉絲文化的內容,通過“助力榜”等功能,鼓勵觀眾為現場的各類施工車“加油”。在“挖掘機天團”背后,包含著人們對夜以繼日施工人員的感激以及對疫情的關心,其中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思考也在傳統媒體、新媒體和社交網絡組成的“天團”中保留了下來。因此,面對突發公共危機事件,在時間緊、壓力大、非常態的環境下,新聞媒體必須時刻以大局為重,重視社會價值和大局意識,准確高效地對危機事件進行報道。
2.及時准確反饋信息:遏制謠言的責任
危機事件,特別是重大突發社會公共危機事件,其影響范圍及群體往往具有廣泛性,因此,民眾對危機事件的實際狀況和進展有強烈的信息需求,這就要求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危機事件的准確情況,第一時間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危機事件爆發初期,公眾由於缺乏確切的信息,整個社會會彌漫一種恐懼茫然的情緒。如果此時新聞媒體對於危機事件報道不及時,公眾可能會轉而採信社會上流傳的各種謠言,導致謠言的滋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中,各類媒體紛紛意識到信息傳播的重要性,通過微信等平台對疫情相關信息進行全天候的實時發送,充分運用新媒體,發揮媒體矩陣的作用,實現信息報道即時公開。
3.客觀性和立場性結合:引導輿論的責任
危機事件由於具有強烈的破壞性和廣泛的公共性,在危機事件爆發伊始,社會公眾由於對危機事件有天生的恐懼心理,往往自發地對事件的原因和影響進行主觀臆斷和盲目傳播。若缺少相應的引導,不實言論將導致群體恐慌,甚至會引發群體極化現象。危機傳播中需要主流媒體發出聲音,在堅持客觀報道的基礎上,傾聽受眾聲音並與受眾互動,掌握社會輿論的主動權和引導權,致力於引導和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輿論氛圍。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