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天培
2019年11月28日1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落實總書記講話要求,如何更快更好建構現代全媒體傳播體系,成為當今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任務。
2019媒體融合發展論壇發布的《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8—2019)》從國家戰略、媒體實踐角度,對融合發展情況進行了高度總結概括。平台建設、融合體系、優質內容、多元服務、媒網合作等五大關鍵詞,值得特別關注。
關鍵詞1——
平台建設
案例:中央級主流媒體發揮強大的組織動員和資源聚合能力,建設了專注內容聚合與分發、追求智能化生產的媒體平台。例如,人民日報社通過“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聚合全國各級媒體、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宣傳部門入駐,並為入駐機構提供內容生產、渠道運營、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數據與技術支持,以開放有序的平台機制充分釋放社會內容的巨大生產力。新華社“現場雲”通過應用先進傳播技術,實現傳統新聞生產流程的全面智能化,為傳統媒體集團的各類業務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點評:在現代全媒體傳播體系中,各級媒體因自身資源稟賦和能力差異,承擔的使命和面臨的任務各不相同。全國性媒體平台的優勢體現在資源整合和資金儲備能力,有利於打造全國范圍的內容聚合平台,同時應通過打造高端技術服務平台,為實力較弱的基層媒體提供支持。
關鍵詞2——
融合體系
案例:加快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構建融合體系的重要階段。其中,浙江長興傳媒集團和瑞安日報社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縣級融媒體發展模式。近年來,長興傳媒集團對原有架構進行優化,打通集團旗下10部室11個媒體平台,不斷拓展媒體業務范疇,成為整合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站、兩微一端、大數據業務的縣域全媒體。瑞安日報社在構建“新聞+服務”區域中心的戰略目標下,從報紙業務范疇拓展到城市生活服務和產業服務,經營收入和營收能力大幅度增長,激發了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點評:我國媒體深度融合實踐的重點是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隨著基層媒體融合發展的落實,現代全媒體傳播體系在提供優質內容、服務用戶、聚合用戶的基礎上,逐漸建成縱向連通國家、省、市、縣區的內容數據庫和服務集散地。主流媒體將進一步以優質內容強化主流媒體權威性,憑借多元服務滿足用戶需求,形成傳播合力,發揮整體效應。
關鍵詞3——
優質內容
案例:湖南廣電集團打造的“芒果TV”,是全國互聯網內容生態的典型代表。據統計,截至2019年5月,“芒果TV”手機APP下載安裝激活量超7.35億,全平台日活量突破6800萬,互聯網電視終端激活用戶數達1.37億,運營商業務全國覆蓋用戶數達1.47億。“芒果TV”依托優質內容資源,以“獨播”與“自制”作為兩大核心內容戰略,打造出了全新的互聯網電視內容體系。
點評:打造優質內容,強化主流輿論陣地,是現代全媒體傳播體系最核心的功能定位。伴隨移動互聯網普及和移動應用快速發展,移動直播、短視頻等媒體形態不斷涌現,充分激發了內容產品的需求,主流媒體需要進一步提升內容生產能力、內容聚合能力,形成優質內容生產與傳播高地。
關鍵詞4——
多元服務
案例:近年,浙報集團積極承接浙江省政府門戶網站和“浙江政務服務網”入口,組建浙江政務服務網運營中心,全面構造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智慧服務生態體系。目前已形成聚合政務服務、O2O電子商務、網絡醫院、養老服務、區域門戶集群等多種綜合服務功能,承載超過2000萬的本地網絡用戶,獲得了豐富的用戶資源,形成了基於政務雲大數據的智慧服務新平台。
點評:主流媒體在聚合服務上具有巨大潛在優勢,一是主流媒體與各級黨政機關聯系密切,利用政務大數據,可以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智慧政務服務﹔二是基層媒體相對互聯網商業平台來說,更了解也更貼近本地服務市場,利用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及公信力可以最大可能地聚合本地服務資源。
關鍵詞5——
媒網合作
案例:廣西人民廣播電台與今日頭條在加強版權內容保護、深度發掘優質內容、運用短視頻打造電台欄目與主持人IP等方面展開合作。騰訊公司與河南、新疆和貴州省級廣電媒體以“互聯網+廣電”為主題建立了合作,探索大數據、雲計算與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應用相結合,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四川廣電網絡與百度、愛奇藝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一款兼具廣電4K、高清電視直播、愛奇藝視頻點播、百度語音控制的4K智能機頂盒——“蜀小果”。
點評:主流媒體和互聯網商業平台不斷加強合作,有利於推進媒體融合健康深遠發展。一方面,主流媒體的優質內容為商業平台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產品資源,填補了商業平台在內容生產與把關方面的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商業平台在技術研發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為主流媒體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平台搭建。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