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專題報道

“奔跑中國”——領跑在涼都六盤水的奮斗者

2019年08月02日17: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愛國情、奮斗者”是2019“奔跑中國”馬拉鬆系列活動的主題,在7月28日剛剛結束的“奔跑中國”2019涼都·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鬆賽上,就出現了這樣一些鮮活的奮斗者楷模。多年來他們不忘初心,默默無聞地帶領貴州百姓走向致富的道路,猶如馬拉鬆比賽中的領跑者,在隊伍的最前端為身后數以萬計的百姓做好事,謀幸福。

  一類貧困村的蛻變史

  “坡腳喊來坡上聽,走路走得腳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飯,穿的全是布巾巾。”這首當地流傳已久的山歌,就是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昔日的寫照。1998年才通路通電,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望天水,貧瘠的坡地上隻能種點苞谷、洋芋和苦蕎。

  身為海嘎村的第一書記,9年前楊波第一次來到這裡便用熒光筆在背包上寫下了“貴州第一村海嘎”的字樣,誓言要讓海嘎成為真正的“貴州高度”。

  然而,剛一進村,村民的不信任和工作的推進難成為澆滅楊波熱情的冷水。“想要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除非你們幫我墊錢還差不多。”﹔“修廁所才補貼400塊錢?400塊錢是修得了的嗎?除非你拿1000塊錢還差不多。”

  為了找到症結,楊波挨家挨戶走訪,心裡堵著一口氣的他硬是走遍了5個村民組8365戶,對每家每戶家庭情況進行收集整理。隨著一件件實事的落成,楊波也從村民口中的“楊支書”變成了“楊兄弟”。

  為繪制好海嘎的發展藍圖,楊波帶領大家摸遍了海嘎的每個角落,制定6萬余字符合海嘎村級經濟發展、旅游發展、綠色食品發展的規劃,建立了海嘎小康民情台賬。經過多方奔走,楊波爭取到200余萬元為村裡建起500畝優質馬鈴薯、1000畝苦蕎等9個種植養殖基地,成立“海嘎四季青種植農民合作社”。

  2018年,海嘎村人均純收入達到9000多元,是楊波去之前的5倍多,村裡貧困戶由2010年的300戶1325人下降到了17戶38人。通過美麗鄉村建設、10+N村寨提級改造,家家戶戶建起了小洋樓,儼然成為大山裡的現代化新農村。

  四屆駐村,九年堅守,楊波曾有三次選擇離開的機會,但他始終沒有走。“駐村沒有完成時,幫扶永遠在路上”,楊波說,他是幸福的。

  致富一方的女企業家

  10年前,余留芬是生意場上的大忙人,經過長期的奮斗她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財富。當得知自己要放下多年經營的事業,轉而做起報酬微薄的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村支書,她曾經困惑過。

  如今,在她的帶領下,岩博村由人均收入不足800元、1/3村民沒過溫飽線、村級欠著債務的貧困村,一躍成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00元、集體資產達800萬元、集體經濟積累40余萬元的遠近聞名先進村、文明村、示范村。

  上任伊始,余留芬心裡就琢磨,要不負重托,就得干出一番事業,帶領村民發展。她與村“兩委”一班人翻山越嶺實地調研,找出了岩博村“群眾文化素質低,思想落后,土地少,種植結構單一,基礎設施落后”等貧困症結,並在集思廣益、反復論証后提出“以科技為先導、產業結構為主線,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展思路。

  岩博村地處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上任后第七天,余留芬便組織召開群眾大會,承諾自己要辦的第一樁事就是結束岩博人祖祖輩輩人背馬馱的歷史,她說:“就是用雙手刨,也要刨出一條通村路!”

  隨著全村基礎設施問題的解決、村級活動陣地的建立,余留芬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帶領群眾多渠道增加收入。她抓住國家實施各項惠農政策的大好時機,走鄉進縣拉項目,帶領群眾大搞以退耕還林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建設,完成退耕還林500多畝,坡改梯生物護埂幾千畝,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籌資22萬元,果斷買下1500多畝藏龍山林場。如今,許多老板出價幾百萬元想買這片林子,都被她一一笑著回絕:“你出多少我都不會賣,它是我們的生態文化,更是子孫萬代的綠色銀行。”

  “聶總回鄉創業好,在家就能把錢掙”

  隻有小學五年級文化水平的聶德友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村有個雅號叫“聶德狠”。因為他放棄了在國外發展良好的產業,回鄉創業。“一個人富沒啥意思,錢再多也不管用,為家鄉拔掉‘窮根’才有意義。”

  2013年,他帶著剩下的資金,回到家鄉准備發展刺梨產業。“在國外投資期間,我發現刺梨在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的需求量很大,並且具有極高的附加值,而我的老家非常適宜種植刺梨。”

  賈西村黨委也曾嘗試過發展杜仲、核桃、梨等產業,但都以失敗收場,反而誤了群眾不少農活。聽說聶德友要回鄉發展刺梨產業,鄉鄰們都認為太不靠譜。聶德友購買了80多萬元的刺梨苗分發給賈西村群眾,可是兩個月后,鄉親們還是悄悄地拔掉了地裡的刺梨苗,仍然種起了洋芋和包谷。

  看到這樣的結果,聶德友很不甘心。“向政府求助,把鄉鄰們的土地以入股的方式發展刺梨種植,也許就能解決鄉親們不信任的問題。”在盤關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11000多畝的種植土地解決了,並租下空置的原賈西村小學教學樓當辦公室、成立盤江天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邁出了發展刺梨產業實質性的第一步。

  “要虧就虧我聶德友,決不讓鄉親們的利益受損。”發展之初,聶德友每年年初都要拿出440多萬元現金,支付鄉鄰的土地費用。對於鄉親們的務工工資,他也從來不拖欠,“哪怕是借高得貸,我也會按月付清大家的工錢,畢竟他們都忙著用錢。”

  如今,盤江天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刺梨種植基地面積達到了31000多畝,覆蓋了全鎮7個村近3500戶9000余人,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已經帶動250多戶近700人脫貧。

  2018年4月,聶德友登上了誠實守信類中國好人榜。他的誠實守信,早就根植於鄉親們的心裡,也正是他的誠信和實干,把家鄉的一座座荒山打造成了一座座“綠色金山。”

  “奔跑中國”的路上還有太多像他們這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斗者和領路人。8月25日,“奔跑中國”馬拉鬆系列活動將在哈爾濱舉行哈爾濱國際馬拉鬆,CCTV5央視體育頻道將對比賽進行全程直播,讓我們共同期待!

(責編:王紅璐、戴靖)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