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3日10:47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農產品品牌建設需“精耕細作”
吳學安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充足的黃河水源灌溉,素有“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美譽。自今年9月正式啟用“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不斷加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商標注冊、培育、保護等工作,做大做強“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助推該區域公用品牌更好地“走出去”。
無品牌,無營銷。對於農產品來說,往往因缺乏品牌建設,而賣不出好的價錢。筆者發現,“天賦河套”品牌在推廣過程中,通過建立河套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和產品可追溯體系,制定具體引導管控辦法和流程機制,這讓符合標准的產品授權利用河套地域品牌進入高端市場,從而使河套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振興農業,造福農民。
目前,我國農產品區域品牌數量眾多,但由於在品牌創造、保護、運用等方面缺乏“精耕細作”,多數品牌的影響力僅停留在局部地域,農產品品牌的發展整體呈現出地區和種類分布不均衡、主體結構分布有待調整的狀態,阻礙了其整體實力的提升。打造農產品品牌是趨勢,樹立品牌,搶佔市場先機,才能助力品牌方成為市場的最大受益者。
作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未來的服務端口必然是品牌、渠道平台、旗下企業和產品的融合。首先,需要在渠道方面,有效地支持、幫助、服務經銷商,使他們能夠按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意圖去精耕區域市場終端,讓終端能夠有效地張開並且能夠很好地掌控,使市場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精准配置﹔其次,要積極引入更多經銷商、渠道商等外部優勢資源共同做強做優區域性公共品牌,提升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將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成為農業領域的國家名片。“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讓河套這個無形資產保值增值,創造更大的價值,也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