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數字中國>>動態

華為:做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引領者與使能者

2018年06月14日16:13    來源:新華網

  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中國的城鎮化率水平從52.6%提高到58.5%。這意味著,多達8000萬的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這種城鄉間的海量遷徙在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這也表明,諸多基礎設施薄弱的城市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燃氣、交通、環保等,俱是如此。事實上,即便是那些基礎相對較好的一二線城市也難以獨善其身,由於“分母”過大,任何只是從城市物理層面做出的改善,均會被“稀釋”到微觀。

  基於此,在人們越來越廣泛達成的認知中,智慧城市不再是解決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選項”之一,而成為“必然”。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承載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由衷向往,肩負著政府對於高效治理的殷切期望。

  實踐領先理念超越

  作為智慧城市領域的領軍企業,華為不斷升華其建設理念,從規劃到技術,從運營到實施,從方案到實踐,為國內外一大批城市帶去了與時俱進、恰如其分的智慧治理“良方”。

  正如華為曾經指出的那樣,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今,在日前貴陽舉辦的數博會期間,華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理念得到了又一次升級。

  首先,我們還是要為去年年底華為提出的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打call。

  在去年高交會暨華為智慧城市峰會2017上,華為在此前智慧城市“自我造血”、“自我演進”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打造城市神經系統,從而實現萬物感知、萬物聯接和萬物智能,助力城市的數字化轉型。

  業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國智慧城市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的演進。此前,智慧城市的先進理念往往是國外領先廠商提出,中國廠商基本上是亦步亦趨,或者至多在其上進行本地化的改良。

  而華為創新性地提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既是企業自信的表現,更是中國智慧城市產業做大做強的標志之一——中國企業不僅能夠在實踐中做到智慧城市建設的領先,同樣可以做到理念上的超越。

  在華為的Vision中,智慧城市不應該是一堆冷冰冰的機器,而應該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華為戰略部副總裁、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經理鄭志彬指出,神經系統不僅包含城市大腦,更需要建立起從前端感知到條件反射乃至后端處理的完整鏈條,不斷優化和進化。

  他表示,城市的神經系統應該是充滿活力的,而不只是一張網。從整個中樞到末梢,神經系統能夠捕捉到城市動態的種種變化,從而產生最及時和有效的反應。

  尤其是在預知方面,譬如此前智慧城市可以偵測到火災,而在神經系統的支持下,可能還沒著火就可以被捕捉到,從而做到防患於未然。

  再比如某棟園區建筑出現警情,系統將給出一套整合的操作指令:電梯停運,並打開所有門禁,以便於全員的及時撤離和后續的災情救治。與此同時,系統會自動向所有人發出警示信息,尤其是那些所處區域可能還沒有明顯感知到災情的人群。

  鄭志彬希望,諸如以上應用場景的延展,能夠成為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新的演進方向之一。他表示,神經系統的強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數字化解決平台,華為正在將一些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轉化為知識,並輸入到整個神經系統體系。

  數字經濟帶來發展新動能

  在數博會期間舉辦的“數字中國:新時代新動能新體制”論壇上,鄭志彬指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為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帶來根本變化,其發展速度和方式超出人們想象,深刻影響著城市發展,是驅動城市智慧化發展的核心引擎。

  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是華為基於數字平台,攜手廣大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並非華為一己之功。華為認為,惟有實現從前端感知、大腦決策、再到肢體行動的完整神經網絡閉環,城市才能充滿活力,真正實現善政、惠民、興業的目標。

  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總工姚健奎表示,“感知無處不在、聯接無處不在、數據無處不在、計算無處不在、智能無處不在”,是對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最為直觀的描述。本次數博會上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理念升級,更加關注城市客戶的差異化需求以及解決方案的領先性。神經系統的最新演進和升級,則是華為和合作伙伴基於對城市管理效率、業務與客戶價值的審視,產生出的自然進化。

  在這一模式下,城市的各個功能模塊不再單打獨斗,而是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城市運行效率更高﹔與此同時,實現數據的自動採集、自動傳輸和自動處理(深圳龍崗、高青等城市已經實現),減少人工干預﹔新的神經系統更將有助於智慧城市群乃至數字中國的實現,最大化地體現出價值。

  姚健奎認為,與其他廠商的解決方案相比,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具有四項主要的差異化特征。

  1、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是一個涵蓋了數據採集、大腦決策、肢體行動的神經網絡,來實現感知、分析、決策、執行的完整閉環﹔

  2、作為開放、開源的系統,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是可以演進和迭代更新的,並且構建出完整的“平台+生態”﹔

  3、針對城市運營中心,華為進行了深度的定制。以龍崗為例,華為與合作伙伴為之深度定制的七大業務模塊和4000多項指標體系,確立了龍崗“新型智慧城市標杆”的地位﹔

  4、得益於華為本身就是國內信息安全重要的貢獻者,因此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可以說是穩如磐石、安全無虞。

  本次數博會上,僅僅是開幕當天,華為智慧城市展區就接待了超過10批次地市級書記、市長帶隊的考察隊伍,對於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他們與眾多的參觀者均表現出由衷的興趣。

  引領智慧城市新方向

  如前文所言,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項隻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因此它的成長就需要有生命力的平台像土壤一樣去培育它。從這個角度來說,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出自華為,自然是順理成章了。

  華為智慧城市秉承“平台+生態”的戰略,通過將通信、網絡、計算、存儲、連接等能力進行打包,同時開放統一的API和網關等資源,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各種類型的合作伙伴,這就使得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得以不斷演進,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生態應用。

  此外,作為孵化器和溫室,華為OpenLab可以對創新的解決方案進行充分的設計、開發、測試和驗証,從而進化成為軟硬件高度協同的智慧城市神經系統,這也是目前其他很多廠商並不具備的能力。

  目前很多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式,其實並不適合大規模建設,華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則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設與政府現有的資源開發模式之間實現深度的融合,將智慧城市創建單一的成本中心轉化為創建為復合型的效益中心,由此運營方式和商業模式也更為清晰。

  從更為廣義的角度而言,這也是數字中國的真正指向。

  鄭志彬相信,數字中國在2018年的正式提出,將成為中國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與建設的決定性力量。據他介紹,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市乃至省從數字經濟的視角,找尋區域產業升級轉型的出路,而智慧城市顯然是最積極和穩妥的選擇。

  華為智慧城市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的發展問題,而不是出售設備,這樣的智慧城市才能夠真正做大,才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進來。從龍崗到敦煌,從高青到濰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証。

  同時,華為長期恪守業務邊界,發揮自身在研發、人才以及全球化資源布局方面的優勢,專心於自身最擅長的工作領域,為合作伙伴預留出充分的利潤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使得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得以不斷壯大。

  姚健奎表示,華為會繼續聚焦ICT基礎設施,為城市構建動態演進的神經系統,並不斷通過開放能力聚合合作伙伴,共同為客戶提供智慧城市的整體解決方案。

  顯然,從早年的初學乍練到如今的智慧城市引領者,華為更希望以神經系統為牽引,做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引領者與使能者,引領中國乃至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方向,將華為與合作伙伴的理念、經驗和實踐,傳輸給更為廣闊的區域,推動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展。 

(責編:戴靖、胡線勤)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