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9日09:13 來源:中國報協網
作為我國第一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報業集團,成立於1996年1月的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是在市場經濟發展和傳媒市場化轉型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報業改革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開創了我國報業市場化改革的諸多第一,其在改革探索中的積極舉措和成功經驗在我國報業發展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成立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內外部背景條件和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軌,媒體觀念的轉變,管理體制的調整,以及市場衍生出的對商品廣告和新聞信息的需求,推動著報業等傳媒業開始走向市場。新聞“商品性”的討論隨之展開。有關方面逐漸認識到,隻有優化傳媒資源配置,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以質取勝,才能開辟一條發展壯大我國報業和傳媒業並初步具備國際競爭實力的報業和傳媒產業市場化發展之路。而集團化就是一條以質取勝並與國際傳媒業發展接軌的可行路徑。於是在我國組建社會主義報業集團便提上了日程。
國內許多報社改革開放后的快速發展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如何合理地運用好這筆資金,成為擺在當時各大報社管理層面前的重要課題。以廣州日報為例,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積累了一筆可觀的利潤資金,當時報社管理層的腦海裡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用於擴大再生產的這部分資金除了添置設備,還應該投資什麼方向呢?多辦幾張報紙嗎?這不失為一種選擇,但報紙不是辦得越多越好的。鑒於報業市場容量有限,把辦報作為唯一投資方向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市場,選擇更多更好的投資方向,追求較優的投資回報,這樣才能真正管好和用好國有資產,這也是我們建設報業集團的又一出發點。”。
那麼為什麼選擇將《廣州日報》作為主體組建我國第一家報業集團呢?
一、有影響的傳播實力
1978年,《廣州日報》提出進行新聞改革、增強新聞報道的辦報思路。在業內也以敢闖“禁區”,“敢闖、敢試”的改革勇氣而著稱,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報業改革“組合拳”。
1987年1月1日,《廣州日報》在全國地方報紙中率先由4版擴為8版。這是中國報業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一舉打破了各大報紙隻有4個版的“鐵框”限制。1995年1月開始改為20版,當年,《廣州日報》被評為“中華之最”——全國版面最多的報紙。《廣州日報》沿著擴版的路徑大踏步前行,發行量和廣告額不斷創出新高。
二、雄厚的經濟實力
1981年,經廣州市委批准,廣州日報社與市財政脫鉤,在全國黨報率先不吃“皇糧”,實現了“自籌自支、自負盈虧”的新財務制度。此舉意味著《廣州日報》正式走上了市場化的生存道路,開始按市場規律來組織報紙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動斷了“皇糧”之后,“找米下鍋”的壓力不斷變成開拓市場的動力,廣告額持續攀升:1993年達到1.85億元,首次躍居全國報紙廣告收入第一位。自此以后就蟬聯全國報業第一位。
三、充足的人才實力
為籌建報業集團,廣州日報社1995年提出“跨世紀人才戰略”,制定了人才引進十年規劃。以高校招聘為主,社會招聘為輔,積極從國內外知名高校引進大批高素質大學畢業生和有經驗的媒體人才。開始建立涵蓋採編、管理、技術等多方面的人才積累和儲備,並呈現名校畢業生多、年輕人多、復合人才多的特色優勢。
1995年12月1日,經中共廣州市委批准,廣州日報社領導機構,由原來編委會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制,改為社務委員會領導下的社長負責制,增加了分管經營的班子成員。這也走在了全國同行的前列,為成立報業集團做好了運行機制准備。
四、過硬的技術實力
1988年10月,廣州日報社撤銷電版車間,撤銷了鉛爐和拆除了鑄造鉛版的設備以及鑄字和排字車間,成立電腦排字車間,從此告別“鉛與火”,進入“光與電”時代。1993年7月1日,《廣州日報》首次採用彩色照排技術出版單面彩色報紙,宣告了《廣州日報》正式進入彩報時代。
五、通暢的發行實力
1990年1月1日,《廣州日報》大膽邁出自辦發行的步伐,成為廣東地區第一家打破傳統郵局訂閱、自辦發行的報紙,也是全國首批自辦發行的報紙,並創全國報紙零售量第一。
六、初具規模的報業集團雛形
“一報打天下”的傳統辦報觀念逐漸改變。《廣州日報》意識到,要想搶佔不同的報業市場,就須補充一些新鮮的報業面孔。在這樣的觀念主導下,依托市委機關報的定位,《廣州日報》的家庭不斷增添新成員:《足球》《老人報》《廣州文摘報》《信息時報》《嶺南少年報》《商旅導報》《贏周刊》等報刊相繼創刊。從一報到多報,廣州日報社的市場細分越來越完善,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強。至此,廣州日報社已形成以主報為核心,旗下多家子報和多個公司的報業集團化雛形。
此外,《廣州日報》地處經濟發達的廣東省,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毗鄰現代報業較發達的港澳地區,這也讓它具有組建首家報業集團的天然“地利”優勢。
當然,組建首家報業集團除了以上這些必要條件之外,也離不開自身的積極爭取和相關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廣州日報社當時的領導班子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魄力和遠見卓識,在報社內部大刀闊斧地改革,為成立報業集團創造有利條件,掃清制度障礙,清除思想阻力,做好思想理論准備。從1992年開始,廣州日報先后在《新聞戰線》《中國記者》等中央一級和其他新聞理論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專門探討建設報業集團問題。1995年,在廣州日報新聞學術研究中心舉行的以“如何辦好大都市報紙”為題的學術研討會上,專門邀請京、津、滬、粵一批新聞界老前輩和權威人士就建設報業集團問題再次進行論証和研討。通過上述一系列的理論准備,廣州日報對建設報業集團的許多概念、范疇和基本思路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1993年初,便開始積極向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打報告,爭取成立首家報業集團。
另一方面,相關政府主管部門作風開明。建設報業集團是我國宣傳思想戰線醞釀已久的一項重要工作。1994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之后,國家新聞出版署就提出:“新聞出版工作要實行以規模數量增長為主要特征向以優質高效為主要特征的階段性轉移。”並提出,為實現這個戰略轉移,應當適時組建報業集團。廣東省委宣傳部積極向中宣部申請,提出在廣東率先組建報業集團的設想,並以廣州日報等幾家條件成熟的報社為試點。1995年,在對全國多家地方黨委機關報進行調查研究,詳細分析了國內報業發展的最新態勢后,國家新聞出版署認為進行報業集團試點的時機已經成熟,但考慮到組建報業集團是我國報業改革一件方向性的大事,為慎重起見,擬選擇一家報紙進行試點,待取得經驗后,再繼續向全國推廣。經過反復選擇比較,並報經中共中央宣傳部同意,終於在1996年新年伊始選定廣州日報為全國第一家報業集團試點單位。在內部條件成熟與外部政策催生的雙重力量推動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應時而生。
1996年1月15日,經中宣部同意,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廣州日報社組建我國第一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報業集團。這是中國報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天,掀開了中國新聞發展史上新的一頁,迎來了中國報業和傳媒業集團化發展的春天。(作者:文遠竹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研究室主任、高級記者)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