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繁
2018年03月13日17:01 來源:中國報協網
三個“第一家”——告別“鉛與火”、衛星傳版、甩掉“紙與筆”
l985年經濟日報確定成為“華光Ⅲ型”大報應用試點,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與山東濰坊計算機公司簽訂了購買2套大報版系統、l套書版照排系統的合同,根據合同要求,灘坊將在1年內完成報紙排版軟件的編程設計和各種基本字體的提供,杭州通信設備廠要在8個月內完成四路激光II型激光照排機和激光印字機的研制。l986年9月30日,第1套大報版激光照排系統順利運抵經濟日報社印刷廠。
1987年3月初,經濟日報正式拿出一個版面進行計算機排版,經過兩個多月歷練,5月22日,四個版面全部改為計算機排版。1987年12月3日,經濟日報試用了半年的國產華光型計算機激光報紙編排系統,在京通過了電子工業部鑒定及國家經委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組織的國家驗收。
l988年7月8日,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處理了全部的排字架,徹底告別鉛作業時代,使得經濟日報社印刷廠成為全國大報印刷廠中,第一家徹底取消鉛作業的工廠,印刷廠將最后一塊鉛版送給了中國印刷博物館作為紀念收藏。
1989年末,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與郵電部電信總局、傳輸研究所及其他有關單位開始探討版面遠程傳輸的技術問題,1990年上半年,確定通過郵電部引進的美國休斯公司的VEST衛星傳輸系統,利用亞洲一號的信道,進行衛星版面傳輸試驗。
1990年8月29日午夜,經濟日報社印刷廠將即將於30日出版的《經濟日報》版面,由北京傳到廣州,試傳一次性成功,四版實傳時間6分28秒,圖文清晰沒有誤碼。《經濟日報》成為全國第一家採用衛星傳版的報紙。1990年12月17日,由新聞出版署技術發展司和郵電部科技司共同主持通過了鑒定,衛星傳版技術獲得成功。此后兩年,經濟日報社印刷廠開始逐步對衛星傳版技術進行擴點,到1993年,12個代印點全部開通。在經濟日報帶動下,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工人日報等相繼開始應用衛星傳版技術。
1997年,經濟日報中文採編系統正式投產,成為甩掉“紙與筆”的國內第一家中文報紙。
創出業內“三個第一”的“108工程”
在1998年后的十年中,經濟日報的信息化建設進入了漫長的沉寂期,此間雖有若干創新嘗試,卻沒有誕生實質性的變革,但是經濟日報此期間技術部門和技術系統整體搬遷的“108工程”,卻創出了國內報業技術系統搬遷的“三個第一”。
2006年8月16日,報社編委會從報社整體和長遠建設角度考慮,做出了實施技術部門入住新採編大樓的“108工程”的決定。從編委會的決定到10月8日完成技術部門的整體搬遷,隻有短短的45天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內要完成新機房的設計、建設並完成搬遷,時間異常緊迫,龐大的系統搬遷需要精心周密的組織安排。龐大的整體系統是由若干子系統組成,各子系統之間都有著嚴格的邏輯關系,任何一道程序的錯亂,任何一條線纜的連接錯誤,都有可能造成整體系統的癱瘓,甚至辦報數據的全部丟失,而且這種損失是無法彌補的。數以百計的設備,數以千計的線纜,既要絲毫無損地拆卸、搬遷,又要准確無誤地連接,不出一點兒差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經濟日報做到了。在這次搬遷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倒計時的72小時。從10月2日的早8點到10月5日的早8點,72小時裡要完成所有重要設備的拆卸、安裝、連接、開通、調試,而且必須是“一氣呵成”,不能間斷,這是對所有參與人員的技術、體能、毅力的一個嚴峻考驗。經過72小時的晝夜奮戰,整個採編網絡系統和衛星傳版系統全部按時開通並正常運行。
“108工程”計劃的勝利完成,創出國內報業技術系統搬遷的“三個第一”:
第一個在一套正在運行的技術系統上並且在不影響正常出報的情況下,完成了技術系統的整體搬遷。一般報社的技術系統搬遷,都需要在兩套系統的狀態下進行:選擇在系統的軟硬件更新換代時,先建設好新系統,待新系統完全運行正常后,再停運老系統,然后切換到新系統上。而我們“108工程”是將正在運行中的生產系統進行搬遷,這在國內報界可以說是首開先例。
第一個在沒有原採編系統開發商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完成了整體搬遷。當時使用的是1997年由原來的杭州大學邁康公司開發的採編系統,邁康公司2002年已經倒閉。本報的採編系統多年來一直是在沒有開發商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保障運行的,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業界奇跡,再將它成功地搬遷,就更是一個奇跡。
第一個在一個月內高質量地完成了這麼復雜龐大的技術系統整體搬遷,並且在72小時內達到正常出報的水平,實現了無故障、一次試行成功。一般情況下,一個報紙的採編系統從建設到正常運行出報,最少需要半年時間,而經濟日報“108工程”從9月8日開工建設到10月8日正常出報,僅用了一個月時間,而且機房建設質量良好,達到國家A類機房標准。
承前啟后的第二輪技術改造
截至2008年,報社使用的新聞採編系統、信息檢索系統、激光照排系統分別已經運行了11年、14年和9年,超期服役使得系統的性能與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外,隨著經濟日報社業務的快速發展,報社工作模式與以前相比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經濟日報社的編輯、記者以及其他業務部門也對現有的應用系統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些要求是當時的舊系統無法滿足的。
而且,隨著其時智能終端的普及和雲計算等技術的涌現,報社也發出了向新媒體轉型改進創新的急切呼聲,於是,以技術為重要驅動力的新一輪技術改造,從2009年開始逐漸展開。
經濟日報社本輪技術改造項目,主要包括更新新聞採編信息系統,建立視頻會議系統以及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等等。這裡面具體內容又包括了機房改造、新建數據庫和歷史數據遷移、郵件系統升級、內外網物理隔離改造、X86服務器虛擬化等諸多子項目。
本輪技術改造還產生一本專業著作《VMWARE虛擬化技術應用實驗》(2011)和若干篇論文,其中《論軟件SAN存儲多路徑的實現方法》獲“2012中國報業技術優秀論文”二等獎。
實現媒體融合,走進“中央廚房”
2013年國家提出媒體融合發展,經濟日報密切關注媒體融合最新理念和技術,在第二輪技術改造的基礎上陸續建設了公共稿庫、兩微一端、輿情監測、數據服務平台、融媒體調度指揮中心、全媒體採編平台等項目集,最終於2017年上半年“中央廚房”正式上線。“中央廚房”實現了諸多信息系統的集成和資源整合,通過“中央廚房”,我們初步實現如下融合目標:
一是打通平台,形成報紙、網站群、微博、微信、客戶端聯動互動。
二是流程再造,推進媒體融合。合理利用好新媒體的傳播優勢,使得好的稿件、版面、產品,能第一時間發出。除了時效性,流程再造更大的意義在於,形成了新媒體的即時與報紙的深度聯動互補的效果。
三是整合資源,形成集群效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是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浪潮中最重要的一張王牌,經濟日報社十幾家成員單位和幾十家駐地記者站是我們的資源優勢。在本次“中央廚房”項目中,我們最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些資源的整合。
此次“中央廚房”項目,實現了多個先進信息系統的集成,其中“一體化經濟資訊服務平台”和“全媒體經濟輿情監測網絡和分析系統”分別獲得2017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基於數據服務平台項目二期技術方案產生的論文《媒體行業數字資產版權與知識產權的保護構想》獲中國報協2016年會三等獎。
回顧經濟日報社三十多年歷次重大技術改造,我們認識到,特定技術或某個項目有其生命周期,然而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媒體的融合與發展是個長期動態過程。經濟日報要緊跟技術潮流,立足現在、面向未來,進一步整合集團范圍內的新聞媒體資源,不斷深化多種媒體形式在內容、技術、平台、終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科學融合,在新的時期再創輝煌。
(作者單位:經濟日報社技術創新與服務部)
來源: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征文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