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

沖出困境,都市報有哪些招兒

2017年11月27日10:44    來源:人民網

  眾所周知,這幾年都市報的日子艱難。互聯網對傳統紙媒形成的挑戰,對晚報、都市報來說,已經從量變式的影響,轉化為質變式的沖擊。面對讀者對紙質讀物閱讀需求的斷崖式下滑、報業經營的大幅度下降,如何轉危為機,如何創新求變,是所有都市報人無時不在思考的問題。

  破發展之“困”——

  守住傳統產業的“蛋黃”

  “我們總是講內容為王,事實上這兩年可能更多關注了技術,關注了平台建設,在內容上卻少有特別有影響力、在全國能打響的報道。”《錢江晚報》常務副總編輯馮曄的觀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從2010年開始介入媒體融合到2013年建設微博、微信,大河報社在媒體融合的道路上起步並不算晚。但是在大河報社社長王自合看來,整個過程中,尤其是開始階段,在內容生產方面偏離了主業。這兩年,大河報社開始讓內容生產回歸媒體價值本質,注重生態建設,堅守媒體的責任,弘揚主流精神,在這些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

  “我個人認為,原創優質內容的市場潛力巨大。”《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用“雞蛋理論”來形容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傳統產業相當於蛋黃,是雞蛋最有營養的部分,而通過互聯網跨界就能尋找到傳統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相關性,去發現和發揮蛋清部分的作用。混合得好,蛋清、蛋黃就可以融為一體。“當然有時也會有沒黃的雞蛋,但那始終不可能成為雞蛋的主流。”王文堅認為,無論媒體如何發展,互聯網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正因為如此,今年6月28日,揚子晚報社推出了原創新品牌產品“紫牛新聞”,致力於市場稀缺的產品、服務,高舉原創的大旗,內容在全平台分發,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解轉型之“難”——

  抓牢更精准的傳播平台

  “在新媒體時代,是不是有好的內容就能有好的變現呢?”《三湘都市報》總編輯張繭提出的這個問題源自一次觸動。《三湘都市報》推出的一組新聞,很多門戶網站以及新媒體渠道都進行了轉發,但來源媒體的名字卻放在最后。這件事對張繭觸動很大,“大家只是關注內容本身,並不關注內容來源。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競爭對手有更精准的傳播平台。”

  如何讓自己生產的內容更精准、更細分、更垂直?搭建、打通、抓牢新的傳播平台無疑是可行之道。在張繭看來,借力傳播平台是擴大都市報優質精准內容和影響力必須具備的環節。

  解決平台問題,的確也是各家都市報都在做的事情。2017年,大河報社重點做了兩個垂直化平台:一個是今年上半年上線的直播平台,主播的數量和粉絲量基本上兩個月翻一番,效果不錯。另外一個就是組建了河南大河財立方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把《大河報》過去的財經新聞單獨拉出來,聯合河南省有實力的金融企業,重新組建了新公司。

  “整個行業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變化,閱讀習慣和話題展開方式都已經變化,這是不可逆的。一定要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回到線下,想辦法做好我們的自媒體產品。”《華西都市報》副總編輯、封面新聞執行總編輯周琪直言,華西都市報社現在把30%的精力放在傳統媒體上深耕資源,70%的精力放在客戶端上,著力發展直播和移動視頻。九寨溝地震期間,《華西都市報》連續做了兩天、每天9個小時的直播。根據騰訊發布的數據,封面新聞在九寨溝地震期間推出的話題給騰訊貢獻了1/9的流量。

  “最具有市場基因的都市報為什麼與市場對接失靈?”在王文堅看來,除了話語表達方式失靈,更多的在於渠道失靈。要嘗試在市場格局中突圍,《揚子晚報》的對策是與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合作。由揚子晚報社推出的“揚子頭條”客戶端就是與上海東方網合作,完全採用千人千面的數據挖掘技術,通過精准傳播擴大原創內容的傳播力。

  筑運營之“魂”——

  提升品牌影響力

  “互聯網時代,都市類媒體怎樣不斷發展,有一條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要不斷做大我們的品牌。”這是《錢江晚報》總編輯李杲的思考。

  通過對《泰晤士報》《太陽報》《每日郵報》等媒體的走訪,馮曄也有同樣的感受。在馮曄看來,省級晚報、都市類媒體作為一個地區傳統報業中的“門戶報業”“門戶新媒體”,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對於都市報人來說,就是要不斷通過線上線下產品,通過活動包裝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影響力。

  王自合表示,過去都市報運營單純依靠集團推廣和線下活動實踐,是單線思維。從去年開始,《大河報》注重把運營放到重大活動上,來提升報紙品牌的影響力,從而帶動發展。比如,已參與多年的陽光助學活動、今年國慶節前組織的兩場“快閃”活動等。

  《三湘都市報》近兩年的線下活動也為其報社品牌影響力提升作出了貢獻。比如,長株潭百公裡徒步活動、全域旅游以及新絲路模特大賽等等。

  “從報社整體來說,僅靠一個平台、一種產品能完全走下去的情況,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的例子。因此,從總體上考慮,我們要守住都市報的核心價值——內容生產,守住我們的核心資源——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在這個基礎上探索各種各樣的變現形式,這是《大河報》的總體思考。”王自合這樣說道。

  除未來之“障”——

  培養多面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中,人才是關鍵的問題之一。實事求是地說,尋找那種復合型的拿來就能用、用得很順手、很好的媒體轉型人才,非常非常難。”提起轉型困難核心的人才問題,王自合這句“非常非常難”,道出了大多數媒體遭遇的尷尬困境。

  的確,都市報原有的人才在自己原崗位上已經做得很好,無論是寫稿、編輯還是其他,但是一旦往全媒體方面發展,就會有壓力。一方面是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就是“本領恐慌”。

  馮曄對當前媒體記者的敬業精神也提出了質疑,老一輩新聞工作者接到採訪任務的反應是,放下手頭的私事,馬上奔赴採訪現場。現在很多媒體中的年輕人,遇到同類情況時,不願意這樣做。這種現象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媒體發展中優質人才的缺乏。

  “觀念的改變有時很難。”在王文堅看來,媒體要順應時代發展。《揚子晚報》對報社的組織架構和考評體系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整——一切以人的價值創造為主線,一切以移動平台優先,把新媒體頻道內容的維護下放到各個部門,紙媒與新媒體一體化運作,打通考核體系,樹立更加清晰的目標感。“過程可以拖延,但目標和使命必須達成。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壓力下傳,適應模式變化,打贏這場‘班長的戰爭’。”王文堅說道。

(責編:戴靖、胡線勤)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