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

融合讓全媒體盛宴更豐盛
——訪王偉

張曉燕

2017年04月20日09:21    來源:中國報業

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王偉

全國道德模范見義勇為英雄王桂蓮老人(左三)出席記者節講故事活動

王偉(右一)接待來訪的俄羅斯后貝加爾工人報客人

  核心閱讀

  報業+旅游就是風口+路口+平台,搶佔一個入口,報業就能變成連接各方的樞紐,政府、資本、游客通過報業這一通道進行交叉融合,必然成為可能。

  從現實來看,旅游景區文化味不足,而媒體與旅游結合有著先天性優勢,報業有很多創意人才,能夠充分實現文化再造,這在報旅融合的實踐中非常重要。

  文化和旅游天生具有高度關聯,報業+旅游也就自然成為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轉方式、調結構的優先發展方向。

  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新興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是城市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智慧城市將成為一個城市整體的發展戰略,是實現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

  早在幾年前,記者就曾有過念頭,想採訪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王偉,據報業同行說,他在業內威信很高,對報業非常熟悉,是一位老報人了。但幾經聯系,終未成行。那時聽說,聯系王偉隻能通過發短信或打電話。記者暗自想,這應該是位守舊的社長吧,連郵箱和微信都不用。后來再次見到王偉,有機會和他聊天,發現我的暗自猜想似乎不盡然。他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對於地市級報業的發展不會隻停留在理論上,他會結合多年的實踐來分析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是一位務實型社長。

  王偉說,媒體融合的腳步越走越快,這對於地市一級的報業集團或報社來說,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資金、人才、技術都不能盡如人意,但又必須要走融合這條道路,否則終將難以為繼。32年的地市級報業從業經歷,讓他對報業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憂心著報業的前途。不過,最近上馬的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平台,讓王偉看到了融合的新希望,借力於這一互聯網+旅游+金融的新媒體平台,王偉領導下的齊報集團似乎悟到了轉型的出路在哪裡。

  報旅融合是未來發展方向

  記者:在您看來,互聯網+旅游帶來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它與以往舊的商業模式有何不同?

  王偉:互聯網+旅游商業模式的興起,給旅游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當然,其機遇與挑戰並存。傳統的旅游模式由於受時間、距離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將信息快速、准確地傳遞給游客,而"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傳播實現了點對點。

  報旅融合模式可以實現報業原有的內容轉型和領域創新。可以說,報業+旅游的報旅融合項目是完全符合報業轉型的項目。報業+旅游就是風口+路口+平台,搶佔一個入口,報業就能變成連接各方的樞紐,政府、資本、游客通過報業這一通道進行交叉融合,必然成為可能。串珠成線、連線成片,一條文化旅游產業鏈條為報業加快實現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契機。

  齊報集團就是要依靠互聯網+旅游+金融的新媒體平台,從平面到立體、從宏觀到微觀、從單層面到多層面、從簡單的資訊發布到具體的服務應用--進一步細分市場,拓展陣地,同時更准確地覆蓋目標人群,提供更全面細致的服務。

  記者:您說過,"報旅融合中報業最有價值的方面在於對文化的關懷和文化的理解",請您具體解釋一下這句話。

  王偉:因為旅游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旅游發展包括歷史文化的挖掘與傳承等方面,所以說,媒體和旅游有著高度的關聯性。從現實來看,我們的旅游景區文化味不足,而媒體與旅游結合有著先天性優勢,報業有很多創意人才,能夠充分實現文化再造,這在報旅融合的實踐中非常重要。通過報旅融合所帶去的文化,恰恰是報業最重要的優勢和資本。可以這樣說,文化與旅游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面對市場機遇與市場需求,以及政府的支持,報旅融合已成為未來傳統媒體一大發展方向。

  記者:這兩年,報業+旅游越來越熱,很多報業集團和報社都在開拓這個領域,在開拓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來自哪方面?

  王偉: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當下所推崇的"旅游+"或"+旅游",就抓住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市場,乃至一個龐大的產業。因此,很多報業集團和報社都在開拓這個領域。

  但在開拓的過程中,現行的體制和機制卻難以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新要求,報業內生動力不足,導致改革創新的步伐相對緩慢,這讓報業在新一輪的改革創新大潮中成了落伍者和旁觀者﹔由於用人機制的桎梏,導致經營結構不匹配、人才隊伍素質不適應新要求的矛盾顯得格外突出,並且留不住人才,尤其是專業化的技術人才。對於報業來說,除了以內容為王之外,最有價值的就是用戶數據,而用戶數據需要數據庫做支撐,需要有專業的數據技術團隊,這恰恰是報業的短板,報業在這方面既缺人才又缺技術,也缺投入。新媒體前期投入大產出小,而且做得越晚困局越大,技術、人才、資金的短缺,成為發展新媒體的最大困難,這就需要政府的傾力支持與投入。

  放眼未來,報業的經營與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報業同仁更新觀念、創新思維、探索新方向、摸索新路徑、創造新業態。

  記者:在報業+旅游所構建起的產業鏈中,您認為報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報業所屬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其中各自起著怎樣的作用?

  王偉:在媒體融合發展時代,在報業+旅游所構建的產業鏈中,報業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將是該產業鏈中的核心。因為文化和旅游天生具有高度關聯,報業+旅游也就自然成為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轉方式、調結構的優先發展方向。

  在報業+旅游所構建起的產業鏈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齊報集團,傳統媒體通過發展非報產業,最終實現轉型發展﹔如今集團又擁有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全媒體平台,具有獨特的新型傳媒集團優勢。齊報集團將憑借豐富的傳播資源、完善的傳播平台、垂直的傳播體系以及創新的傳播理念,為鶴城旅游發展提供全媒體傳播服務。

  期待美好的城市生活

  記者:作為齊齊哈爾市第一個智慧城市落地項目,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平台是怎樣的一個平台,請您介紹一下。

  王偉: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平台作為齊齊哈爾市第一個智慧城市落地項目上線,既是落實國務院"互聯網+行動計劃"和推進智慧城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標志著"智慧鶴城"建設邁出了實質性一步。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平台涵蓋了文化旅游、工企時空、智惠電商、智幫社區、文旅智行、影視睛彩、APP客戶端等七項內容,旨在通過"互聯網+媒介渠道端"來整合多種資源,實現鶴城的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城市提升,打造信息化、多方位、全覆蓋的智慧鶴城。

  智慧鶴城文化旅游工作室等部門的成立,便是"新媒體"遇到"智慧城市"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我們希望智慧鶴城文化旅游工作室借助大數據,能夠有效提升各旅游相關要素的深度融合,促使信息對稱和滿足個性化需求,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精准性,創造有效供給,延長產業鏈,以智慧旅游經濟體建設為突破口,推動市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全域旅游向智慧旅游經濟體升級奠定基礎。

  記者:在您的思考裡,智慧城市應該是怎樣的一個城市?

  王偉:在我的概念裡,智慧城市應是幸福的城市、安全的城市,是信息化與城市化高度融合的城市,是城市信息化走向更高發展階段的結果。在這個系統中,信息技術與其他資源要素將實現優化配置,並共同發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運行。

  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新興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是城市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智慧城市將成為一個城市整體的發展戰略,是實現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旨在實現城市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提升和完善,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民眾生活幸福感。終極表現為人類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記者:報業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能夠在哪些方面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也能加快自身發展?

  王偉:人們對"智慧城市"有太多期待。從大勢上看,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具有文化優勢的傳統媒體借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服務業,甚至走向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報業通過宣傳推廣旅游文化資源,既能介入地方發展建設並發揮積極作用,又能使陷入困境的傳統媒體尋找到新的平台,這也是傳統媒體進行全媒體融合的必由之路。通過線上融合新媒體,線下開展活動,實現多層面共贏。

  具體來說,報業可通過"互聯網+"來激發旅游業的活力。在如今的大潮下,我們的旅游推介"智"謀天下,無論是聚焦"散客"經濟、玩轉新媒體手段,還是與在線平台發展共贏,都致力於給游客帶來"智慧旅游"的別樣體驗。從國家層面全力推行的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汽車露營地,到民間層面自發形成的民宿、農家樂,都可以看出,上述業態無一不需要嵌入文化內涵或元素。

  "新聞事業成就了我"

  記者:您是一位有32年報業工作經歷的資深報人,對於目前報業所面臨的困局,您怎麼看?

  王偉:對於紙媒來講,傳統報業所面臨的困境是世界性的,不單單是中國獨有。不論是英國還是美國,也都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包括電台、電視台也是如此。雖然說,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要以內容為王,但我們試想一下,24小時才印一次的報紙,怎麼能和每秒都可即時傳播的互聯網相比?其速度和時效根本不成比例。

  隨著新媒體的沖擊,曾經以廣告為主要收入的傳統媒體營收出現斷崖式下滑,舊有商業模式已不可能支撐報業運轉。如今,我們成立了智慧鶴城信息總匯新媒體工作室,正在進行文化旅游融合等系列媒體融合的頂層設計。同時,媒體人也要積極實現思路的根本性轉變,通過辦好報紙、開展好活動,實現線上線下共謀發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高度融合,吸引商家與報業合作共贏。

  記者:作為齊齊哈爾市的黨報,齊齊哈爾日報主要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媒體融合的實踐?

  王偉:齊齊哈爾報業集團2003年便建立了新聞網站,有了充分的陣地意識,在13個地市報業集團中,齊齊哈爾報業集團第一個上線視頻。齊報集團以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日報以典型、指導、經驗和服務性為主旨,晚報更側重於服務,充分體現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在線上,以少文多圖、短小精悍為內容的主要方向,在經濟高速運轉的讀圖時代,更注重以圖片來吸人眼球,讓讀者一目了然,更想看、更想讀。

  伴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齊報集團緊跟時代步伐,從報紙拓展到網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了智慧鶴城信息總匯平台,還建立了獨立的門戶網站,組建了日、晚兩報的微信客戶端,正在努力實現媒體的全面融合。

  記者:在您看來,目前媒體融合進展中,地市級報業有沒有哪些共性的特征?

  王偉:從目前來看,媒體融合進展良好的地市級報業集團和報社主要以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地區為主,我認為他們存在的共同特征大體有以下幾點:

  第一,以思想引領未來,通過學習學習再學習,建好新媒體平台,組建好門戶網站,發展客戶端,實現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跨越。

  第二,由於新媒體的沖擊,報紙廣告出現斷崖式下滑,難以留住人才(尤其是技術性人才),資金短缺以及對非報經濟發展的困惑,可能是一些報社存在的共性問題。據了解,在地市級報業中,發展狀況好的佔20%,處於維持狀態的佔50%,剩下的30%已難以為繼。

  第三,目前新興媒體投入大、產出小,對於地市級報業來說,做得越晚困難越大,技術、人才、資金等問題,都是亟須解決的。

  記者:聽說您今年有可能退休,您對於自己領導齊報集團的十幾年怎麼看?

  王偉:人的一生總有些值得回憶的往事沉寂在心底,淹沒在匆匆而過的歷史長河中。可以這樣說,我的美好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新聞事業,新聞是我一生的摯愛﹔同時,也是新聞成就了我個人。我從一名記者到編輯部主任,到副總編,到總編,再到黨委書記、社長乃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一路走來,我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悉心培養,讓我認知社會、了解人生。因此,我一直要求班子成員:我們不是政治家,但我們一定要為政治家辦好報紙。

  30年來,我先后出版了《微笑的玫瑰》《相約20年》《晚報言論多元性》等書籍,均是我在報業集團學習、生活和實踐的深情回顧與真實記錄。文章不算精美,但卻是"詞必己出",用心靈准確描述了我們這座城市的發展。

  30年的新聞實踐,我深感留不住的是時間,但留住的卻是一份沉甸甸的新聞情結,就像留戀故鄉的那種情結。我從1976年當兵時開始從事新聞寫作,42年來,我始終用筆和鏡頭記錄人生,如今依然感覺還沒寫夠,遺憾的是寫出的有價值的新聞還不多,如果有來生我還想做一名新聞人。

  如今,我擔任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已經19個年頭,這是組織的信任與重托,我是報業集團積極踴躍的參與者、任勞任怨的建設者、兢兢業業的組織領導者,我帶領著這支團隊辦出了一份用主流聲音講述市民生活的有溫度、有力度、有氣度的報紙,如今又引領齊報集團走進全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即使退休了,我還要做一名老記者,幫忙不添亂,支持年輕的班子和新聞工作者走好融合發展這步棋。

(責編:陳永和、胡線勤)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