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全國多地聯動!建黨百年大型融媒採訪麗水行活動拉開序幕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傳媒產業>>媒企互動

故事妙趣橫生扣人心弦

旅游文學新著《一個人的歐洲》面世

李德金

2015年12月14日10:33    來源:中國報業

  自己旅游自己策劃自己撰寫的旅游文學新著《一個人的歐洲》由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了!12月12日下午,作者周婉京在北京與讀者見面時熱情介紹了這本書的撰寫背景、內容梗概和扣人心弦的妙趣故事。

中國旅游出版社編輯李冉冉女士(左一)在介紹主編新書的感想

  周婉京,筆名周刺,青年作家。1990年12月生於北京,久居香港。也是一位游走列國的文字工作者,曾在香港與北京的電視台任編導,在報章任記者。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影藝術學士(一等榮譽),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優秀學生嘉許)。自2009年起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及藝術評論。大學時期是香港金像獎導演譚家明的學生,畢業作品為5萬字長篇電影劇本《寨》,曾與團隊拍攝微電影《重演》、《川子》、《Eveline》等。2012年獲得香港城市文學獎,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才藝發展獎。現任香港《大公報》收藏版主編,台灣《典藏?今藝術》特約作者,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特約撰稿人。

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新書

  首部旅游文學專著《一個人的歐洲》(英文名OneFlaneur'sEurope),從一個從事藝術評論的"九〇后"留學生出發,圍繞藝術和旅行之於人生的意義進行循循探索,以美學方式游遍歐洲12國。本書共計約10萬字,為作者歷時兩年的創作。

  《一個人的歐洲》適合所有年齡的讀者。故事主人翁是一個二十多歲留學至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中國女孩。作者以私人化的視角,借助旅行為載體,將生命裡的一段真誠與讀者分享。生活經歷,藝術思維,人文情懷都在其中,用文字與鏡頭打造一個她獨有的歐羅巴王國。

  《一個人的歐洲》面世前后,在文學界文藝評論界引起了廣泛關注。茅盾文學獎得主、《湖光山色》作者周大新閱畢全篇后作序稱贊:"游記作品的高下之分,文字的優美與否是一個重要因素。周婉京是讀書多且早有文學寫作練習的緣故,在文字操作上頗有點功夫,在這本書裡,她寫人,生動﹔寫景,逼真﹔寫物,有形。她在游走歐洲十二國時遇見的人、看到的景、觸過的物,都通過她的文字呈現了出來,這不容易。她並沒有滿足於走路看新鮮,而是邊走邊思考,在游走的過程中獲得關於自然、歷史、藝術等問題的新見解。年輕的她在游歷歐洲十二國時,對看到的人、景、物,不管前人、別人已經有了怎樣的議論或定論,她都要去再琢磨一番,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考的結果。"藝術家梁銓評價作者為:"音樂的內行,旅行的智者。"旅游文學學者JeffreyMather閱畢全篇后說:"敏銳的觀察、獨到的看法,構成一篇篇引人入勝的描寫。"

周婉京(左一) 在接受採訪

  在北京見面上,作者周婉京表示,自己18歲便離開北京,獨自去香港讀書,幾年后又離開香港獨自去歐洲闖蕩,她身上總是帶很少的行李,一部相機,一個本子,相機用來捕捉美,記事本用來寫下感觸。在她眼中:"旅行,無論幾人成行,最終都是一個人的事,同行者,偶遇者,無論身分,最終都成為過客,隻有所感所想成為記憶中的永恆。旅行中有酸楚,亦有美好,她在北極圈遇見北極光,在丹麥尋找安徒生,在巴黎舞一曲探戈,在西班牙遇險,在匈牙利吟唱布達佩斯之戀,在愛沙尼亞尋找挪威的森林,在瑞典聆聽小津安二郎的櫻花物語……在路上,人比風景精彩。"在書中,她還給讀者留下了許多值得回味的精彩語言即景片斷:

  --"人選擇旅行並非是為了逃避現世,一旦踏上了旅途,最初的目的就在步履中消弭,行走自成因果。"

  --"內卡河蜿蜒流淌,穿過整個圖賓根市。河岸旁的堤岸上坐滿年輕的學子,他們蕩著雙腳,在陽光下安靜地看書。街上的旅人走得緩慢,提著菜籃的婦人笑著和我問好。這兒還是德國嗎?"

讀者向周婉京(右一)獻花合影

  --"我更痴迷於觀看戈雅早年所繪的線稿,黑漆漆的細致筆觸描繪著魔鬼撒旦與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各種神怪,以及歐洲當時的瘟疫情況與人類的病痛……這一切都難以在其他博物館中看到,人們一直以為這位畫神是光鮮亮麗的,到了普拉多才發現,這顯然是個誤讀。"

  --"眼下再看,我發覺巴赫最好的地方,其實是他的快與停。停下來寫一段'巴赫樂旨',他亦知道,復合音樂所承載的龐大的、錯綜復雜的體系並非他能在生前解決的,所以留下賦格並稱其為藝術,冠以這懸疑的名號。"

  這些作品特點:看似是游記確有文學的影子,看似是文學卻更像隨筆。作者善於從小故事切入,發掘身邊常見事物的美卻用不常見的視角加以描寫。文字中既有耐人尋味的內斂哲理,卻也有頗具張力的批判分析,讓人感到作者略顯分裂卻吸引人的個性。而行文至最后,拋出的看似最佳的解決方案卻為思考帶來更多的留白。

(責編:李金霞、胡線勤)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