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传媒聚焦

“顺势”与“逆势”下新一轮报纸副刊热剖析

赵晓梦

2017年08月15日00:00    来源:中国报业

  【摘要】作为中国都市类报纸的鼻祖,华西都市报在报业发展新形势下,赋予文化副刊以多种可能性,引领了新一轮报纸文化副刊热,让副刊这一老品种焕发出了新生机。

  【关键词】 副刊文化品位纸端共建[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传统纸媒尤其是都市报如何稳住主业,在报纸版面减少的情况下影响力却不打折,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就报纸本身的内容与版面创新而言,答案无疑是回归传统,大力发掘文化副刊的阅读价值。可以说,副刊已成为当下众多纸媒改版创新的“标配”。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伴随报纸副刊常态化的还有三个现象:一是强化周末副刊的纸媒,无一例外都保证了版面规模,固定4或8个版,即使没有广告也会定期出版。二是一些纸媒甚至把副刊出版放在了非周末时段,如《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现代快报》《成都日报》等。三是这一轮都市报副刊热潮,几乎都以文化副刊为主打,摒弃过去吃喝玩乐式的潮流消费副刊,甚至连诗歌、散文、非虚构、文艺评论等纯文学也有了阵地。

  是什么原因造成新一轮报纸副刊“跑马圈地”热?笔者认为,在传统纸媒加强内容供给侧改革的当下,既有顺势而为的外因,也有逆势而动的内因,其目的都是在如何有效处理好“稳”“融”转型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内容结构的转型升级,既紧跟新闻,但又跳出新闻;加强原创,做到独此一家;突出特色,打造本土文化;创新思维,与新媒体融合;提升品质,留住新老读者。

  顺势而为:报纸专刊纷纷回归变副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读者口味。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一纸风行时,都市报也照搬党报晚报,成立了副刊编辑部,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副刊版面。如华西都市报创办之初以“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为主旨的《老街坊》副刊,成都商报的《市民》副刊。在以生产新闻信息为主的都市报初期,这种雅俗共赏的社会生活副刊,更多的是“开门办报”理念的一种客观表达。以华西都市报《老街坊》副刊当年举办的“成渝口头禅”大赛为例,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为读者津津乐道。随后,《重庆晨报》副刊也在挖掘市民生活文化方面大做文章,推出“重庆十八怪”等谐趣文章。这些都极大延伸了主打市民生活文化都市报的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以社会新闻打天下的都市报提出向“主流都市报”转型,这种“大杂烩、小文章”的社会副刊和泛文化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于是,都市报一方面快速扩容报纸版面,另一方面却大幅压缩副刊版面,到2000年后,都市报基本上取消了副刊,副刊中有关美容、时尚、家电、通信、汽车、房产等内容,逐步衍变为经营性专刊;刊发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校园》版也改为带有经营性质的《教育专刊》。

  专刊取代副刊,也是都市报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刊既增加了报纸的信息量,提升了报纸的服务性、贴近性,又吸引了广告,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华西都市报的专刊在最鼎盛时期,一天曾出版过150多个版面,直接经济收入达上千万元。

  在副刊中断近10年后,2010年左右,都市报逐渐恢复出版副刊,但力度较小,是报纸的“豆芽科”版面。这一时期,报纸副刊形态多样化,有的走文化路线,有的走文学路线,有的走娱乐消遣路线,有的走与经营专刊相结合的路线,有的走文史路线等。其办刊重心都放在“生活”上,希望通过对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生活消费方面的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2013年之前,这种走“生活”路线的副刊,并没有让周末副刊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2011年4月9日,华西都市报正式重新启动副刊,在周末两天出版,取名《星期六》《星期天》。这份综合性的周末副刊包罗万象,既有热门新闻的深度挖掘、国际热点新闻的综述、人物的专题采写,又有时尚生活的报道、本土文化的展示、图片与漫画的集纳,以及书画艺术的赏析等。初期16个版,《星期六》《星期天》各8个版。但3个月后,版面规模就难以为继,压缩到每个周末8个版,有时甚至不到8个版。

  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碎片化的互联网、移动端阅读时代的到来,报纸副刊又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4年2月22日,华西都市报深化“大众化高级报纸”办报理念,正式明确在周末两天固定推出文化副刊。时任总编辑李鹏给周末副刊定位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并亲自为副刊取名为《宽窄巷》,邀请著名作家、百岁老人马识途题写刊名。宽窄巷是成都著名老街,是成都文化一个标志性符号。华西都市报将周末副刊取名为《宽窄巷》,意味着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耕细作,同时也表明其以小切口办大副刊的深度思考。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何开四曾对《宽窄巷》副刊内容创新之路点赞说:“这个名字好,不仅是城市地标,还有哲学内核。”他说,《宽窄巷》的独特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名字,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的地标,也是老成都的底片、新都市的客体,理解了“宽窄”,才能理解宽窄均有、松弛有度、闲能生慧的成都。

  《宽窄巷》周末副刊每周8个版,周六、周日各4个版,主打文化和艺术,后又推出《四川书评》月刊(2016年更名为《当代书评》,半月刊),每期4个版,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和名家新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影响带动下,四川各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副刊热。四川日报有周五出版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商报有周六周日的《大周末》副刊,成都日报原周一出的《天下成都》副刊也分拆为每天出一个副刊版,成都晚报也恢复了副刊版面。

  在资讯传播渠道如此发达的当下,报纸要靠新闻来突破极限已非常困难,媒体纷纷改专刊为副刊,既是看到了副刊有可能留住读者的阅读趋势变化,顺势而为,也是当下众多纸媒对副刊的再认识之举。

  逆势而动:“天天文化副刊”的探索

  2017年新年伊始,华西都市报再次改版。本轮改版最为抢眼的是,在报纸版面大幅减少不可逆的背景下,《宽窄巷》逆势大幅扩版,从周末两天的8个版,扩为每天4个整版。对此,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报纸,尤其是区域报纸,是记录区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媒体的文化价值和都市话语体系表达,使其能面向基层群众,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一定要做文化副刊,记录城市的文化,这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在移动互联碎片化阅读时代,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华西提出做报纸要有做艺术品的追求,就是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报纸,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

  无论当天的华西都市报是16个版还是8个版,《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都是每天4个版,这在全国同类纸媒中几乎唯一。可喜的是,通过半年多运作,它已成为读者和业界广泛认可的品牌版面。

  从周一至周日,“天天文化副刊”每天都有不同的特色名称,装载着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周一主题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都市新兴的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主题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原汁原味展示巴蜀市井文化。周三主题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周四主打考古发现,主题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主题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周六周日的《宽窄巷》则主打文史、人文、姓氏文化和文学艺术,每半个月有一期4个版的《当代书评》。另外,为丰富版面,每天还分别配有老照片、漫画、游记、影评、特稿、连载等图文版面。

  每天4个版,每周就有28个版,作为一张对开大报,其文字的采写编发量巨大,但华西都市报投入的编辑人员却只有五六个,更多的是通过日积月累自建了一支由记者、文化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等组成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从而保证了稿源和质量。

  读者反映,《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文章不仅好看还长知识,这是因为副刊坚持“讲好区域文化故事”的办刊定位和文本写作要求。编辑除了编稿做版,更多的是选题策划人和约稿人,根据不同节点、热点策划相应的重点内容。比如,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而推出的《那一年,我的高考》,这组报道将个人际遇和时代背景巧妙结合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歪打正着提前“预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我的高考”,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宽窄巷》还通过策划重点系列报道,将当前的文化与历史相连。如“历史名人”系列报道挖掘四川的历史名人,连续两个月时间里,推出陈子昂、谯周、孟昶、杜孝严、张问陶、唐蒙、李德裕等20多个历史名人的专题。再如“身边的三国文化”系列报道、“蜀王密档”系列报道、“敦煌密码”系列报道等,从历史页码的一个小角掀开,或介绍历史遗迹,或讲述历史故事,或介绍有趣的知识,引人入胜。除了主题策划外,《宽窄巷》还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名牌版面,如以报道四川百家姓为唯一内容的《百家姓》,已连续开办几年,为读者讲述了30多个四川姓氏的来源和寻根问祖的故事,要做齐100个姓氏还得需要几年时间。

  “天天副刊出版半年以来,不少选题都成了网上的热点,文章成了网红,为互联网时代报纸如何突围,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如是说。

  趋势凸显: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

  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成功开办与运行,在不断收获读者好评、扩大知名度和积淀品牌的同时,也让报社看到了区域性传统媒体在内容转型升级方面的突围方向。在今年6月30日召开的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研讨会上,李鹏进一步提出:在当下,报纸副刊和新闻版面应该平分秋色。

  他认为,报纸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在围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生产内容。而今天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多元化,报纸已不再是“一枝独秀”的信息发布者,版面上再登载各类读者已经看过的新闻,毫无意义。因此,除了记录历史的重大新闻必须要有,其他就是想尽办法为读者呈现独家、原创的有价值的阅读产品。无疑,文化副刊是最好的载体。基于此,华西都市报把大量的本土社会、经济、时政、文体、教育等新闻信息“赶”到封面新闻移动端,报纸端则以“做艺术品”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纸,最大限度保证读者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李鹏说,“打造精品的纸”不是办局限于少数人的精英报纸,而是致力于解决大众面对的“信息过载”问题,更强调引导读者去探索资讯背后的意义,更强调彰显记录历史的价值,更强调专业主义的追求。

  华西都市报“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的办报探索,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南方都市报提出“重建话语体系”,强调“内容为王”。独家、深度、原创、个性和观点,是都市报打造内容产品的基本思路。而占据都市报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二版面的副刊,无疑都在原创、深度、个性、独家、观点这五个方面大做文章。在重庆,《重庆晚报》也对副刊原有版面做了大规模调整,在淡化副刊文艺性的同时,融入“老重庆”“文学”“作文”“夜雨”“话题”“读书”等板块。《重庆晚报》副刊的定位,避免走文艺性副刊老路,着重强调副刊的新闻性、生活性、互动性、地方性,与副刊受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紧密相连。①

  在人们已习惯移动阅读的今天,报纸如果抛弃价值阅读的追求,无疑是自掘坟墓。而要创造价值阅读,一是要强化文本表达,回归副刊本义;二是要强化人文关怀,让阅读变成“悦读”。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不断强化副刊的实践表明,越是小众的就越是大众的。比如,现在微信朋友圈里诗歌很热闹,写诗读诗诵诗的公号和微群多如牛毛,但对诗人来说,在纸质刊物上发表,仍然是首选。针对这种纯文学的小众群体,《宽窄巷》副刊专门开办“浣花溪”文学版,连续推出“三八节·四川女诗人诗歌大展”“端午节·川渝民间诗歌群体大展”“中秋节·四川实力诗人大展”和庆七一“源泉之歌”全国诗歌大赛活动等,不仅在诗歌界产生巨大影响,还吸引了全国各阶层读者积极参与,企业冠名赞助,实现了两个效益双丰收。这种小切口,带来的不仅是大关注,还有大参与和大效益。因为,只要有读者参与,就会有关注,有关注就会有市场。

  转型新路:纸与端齐飞的报纸副刊

  通过“天天文化副刊”将华西都市报打造成精品的纸,并不是终极目标,区别移动互联网又积极融入移动互联网,是《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又一创新举措--通过封面新闻客户端的《人文》和《千面》频道重新包装《宽窄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播《宽窄巷》的文章。在这个以分享至上的“朋友圈”时代,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的每一次转发分享,都是在扩大《宽窄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到封面新闻《人文》《千面》,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或“一次采集N次分布”。“在创办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和封面新闻《人文》《千面》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用全球的视野在本土上有所作为?视野需要有全球性、前瞻性和时代性,但落脚点却要在本土。对于四川来说,巴蜀文化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李鹏对文化副刊的定位有自己独特的思考。②

  也许有人会问,都在看手机了,报纸怎么办,新媒体不是抢了报纸的饭碗吗?事实上,正是因为封面新闻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让华西都市报有了与其他传统报纸不同的亮丽色彩。一方面,当你翻开华西都市报,也就打开了封面新闻的一个入口。华西都市报上的每一个二维码都指向连接云端的“封面”,更快更多更有趣的资讯扑面而来。另一方面,华西都市报的稿件有许多来源于封面新闻,在此基础上进行后期加工整理,拓宽了报纸的视野、深度,使得华西都市报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传统的报纸,插上云端的翅膀,将飞得更快更远更高。打造精品的纸,建设精彩的端,华西都市报正在引领都市报发展新潮流,在“打开未来的封面”之路上疾步前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双品牌”的强力聚合,正在彰显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双引擎”的驱动,正迸发出澎湃的动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范本。

  从互联网时代办“大众化高级报纸”,到全民手机移动阅读时代“做报纸就是做艺术品”,用“工匠精神”办好报纸,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纸与端齐飞,既让业界看到转型方向,坚定转型信心,又让普通人看到都市报人永不停止的创新精神。因为,唯有永不停止的创新,才能带领传统报业转型升级,摆脱困境。

  (作者: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四川省报业协会副理事长)

  注释

  ①建锋、刘校豆:《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生存策略浅析》,《中国报业》2012年16期。

  ②杜一娜:《<华西都市报>纸质与客户端双管齐下:副刊天天有文化青春融本土》,《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7月11日。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7年第8期(上)

(责编:李秀梅、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