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特色小镇>>政策解读>>地方政策

贵州省民宗委关于加强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8年03月12日16:04    

  贵州省民宗委关于加强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州(市)民宗委、贵安新区社管局,各县(市、区、特区)民宗局:

  为进一步增强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我省保护发展稳步开展,根据国家民委关于“十三五”期间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精神,制定我省指导意见如下。

  一、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条件要求

  民族特色小镇是指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保护价值较高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较大的集镇和建制镇。一般情况下,民族特色小镇的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相对聚集,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功能比较齐全。民族特色小镇应当对当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原则上其辐射3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民族特色村寨应不少于3个。

  “十三五”期间,重点保护发展的民族特色小镇,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不低于50%,特色民居比例不低于50%;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不低于30%,特色民居比例不低于30%。保护发展的民族特色小镇,还必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态坏境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产业支撑,民族关系和谐,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保护意愿较高。

  二、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传承发展、保护利用。要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小镇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丰富文化生活,带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到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把握民族特色小镇发展规律和特点,立足我省山地特色,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历史积淀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类施策,突出特色,避免千镇一面。

  (三)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要把规划作为保护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规划引领。保护发展要与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相适应,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相结合,准确定位。要发挥专家在规划制定中的积极作用。

  (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护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把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

  (五)坚持群众主体、惠及民生。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和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群众自觉参与、广泛参与、直接受益。

  (六)坚持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省、市、县民族工作部门明确责任,分级负责,同时上下结合,共同推进。

  三、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工作目标

  在工作对象目标上,要坚持统筹安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既要对辖区内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努力做到保护发展全覆盖,又要综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等因素,明确阶段性目标,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盲目贪大求全。

  在工作内容目标上,要紧紧围绕民族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较快发展、特色民居合理保护、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公共服务逐步完善、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分类量化指标,突出民族特色,形成明确的目标体系。

  四、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工作任务

  (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民族特色小镇街道及社区路网、电网、水网、广播电视网、通讯网、消防网、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镇基本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管护、环境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建设,形成良好工作机制。

  (二)保护改造民族特色民居。要把特色民居作为民族特色小镇的外部形象和第一印象来打造,充分展示小镇的民族符号。一是加强传统特色民居保护。按照体现不同地域特征、不同民族风格、不同文化特点的要求,采取保护、修缮、改造等方式,保护传统特色民居的营造法式和建造技艺,保护民族特色小镇的传统建筑风格,保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小镇风貌,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群落。二是加强特色民居外观改造。按照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要求,采取调整建筑色彩、突出民族建筑符号等方式,对小镇的不协调建筑进行改造,使小镇保持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三是加强标志性公共建筑保护。保护、恢复或新建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镇门、戏台、鼓楼、牌楼、牌坊、风雨桥、凉亭等,突出民族传统特色。

  (三)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要把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作为民族特色小镇的内在形象和深刻烙印来打造,充分展示小镇的文化魅力。一是加强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抓好民族歌舞、节庆、饮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等工作,特别是抓好濒危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坚持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静态展示民族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等,保存民族记忆。鼓励和引导群众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丧习俗等融入日常生活,活态传承民风民俗。二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积极培养小镇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群众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团体和表演队伍。按照市场运作,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品开发,推出一批民族图书、民族电影、民族电视节目等文化产业精品。支持编写民族文化乡土教材,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三是加强小镇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民俗馆、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民族传统体育设施等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设施,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鼓励和支持群众开展对歌、跳舞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小镇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

  (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紧紧围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要求,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工则工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充分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理念,进一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充分依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民族饮食、民族歌舞等特色文化资源,扶持发展民族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三是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拓展小镇对外开放水平。原则上,重点扶持建设的民族特色小镇都要打造成为电子商务示范站。四是充分依托小镇的民族特色优势,围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健康养生产业、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科技产业等,特别是要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小镇。

  (五)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要按照将民族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目标要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一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文艺演出、体育竞技、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有关民族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法制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事业单位),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增进民族团结。

  五、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工作措施

  紧紧围绕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力推进保护发展工作深入开展。

  (一)建立信息数据库。要逐级建立民族特色小镇基本信息库,逐镇建立档案,全面掌握本地民族特色小镇的数量、分布、特点等情况,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完善措施,做到基本信息了然于胸,情况变化及时掌握,应对措施科学周密。

  (二)加强专项规划约束。要把规划约束作为推进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形成用规划指导工作、约束建设行为的工作机制。一是编制好总体规划。根据本地实际,编制好保护发展的总体性规划和阶段性规划,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二是编制好单体规划。对列入各级重点扶持保护发展的特色小镇,逐一编制专项保护发展规划,重点明确保护任务、实施项目、保障措施等。对于一时难以重点扶持、但确需重点保护的特色小镇,也要编制好保护规划,引导群众科学保护、减少人为破坏。专项规划编制要精准,既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村镇建设、乡村旅游等规划要求,更要突出民族特色。要因地制宜,既要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也要听取地方干部群众的意见,不可脱离本地实际,一味追求高大上。三是加强规划监督。要建立强化规划约束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检查验收,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按照规划实施,避免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使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三)加强力量整合。民族特色小镇保护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需要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作为保护发展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把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建立推进保护发展的工作机制作为重要手段,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方面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结合本地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旅游发展等方面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托有关资源统筹推进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工作,既要避免单打独斗,也要避免重复建设。

  (四)加强示范带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廊带示范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工作。各地要把民族特色小镇作为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示范廊带的核心区域,集中资源打造,突出民族特色,形成引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的示范效应。原则上,每个示范廊带至少要有1个以上民族特色小镇,其中重点打造的示范廊带要优先建设民族特色小镇,突出核心作用。

  (五)用好各方面资金。一是要协调有关各方,努力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二是精准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原则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其他部门项目资金难以覆盖的项目,一般不得用于按照规划应由其他职能部门投入的项目,重点用于传统民居改造、特色产业扶持、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电子商务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突出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大胆探索创新,采取转变投入为投资入股、群众入股、企业入股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等,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建设投入新路子。

  (六)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当地基层组织的管理作用,充分吸收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引导当地群众制定镇规民约,建立制度,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七)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制定宣传展示计划,进一步加大对民族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特色小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比较优势,努力将其打造为多彩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建立民族特色小镇命名挂牌制度,定期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命名挂牌活动,进一步营造保护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董硕、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