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全国多地联动!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丽水行活动拉开序幕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传媒产业>>媒企互动

家乡的竹

李德金

2016年06月30日10:15    来源:中国报业

  每当看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区和宿舍区栽植的竹的时候,我就想起家乡的竹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算了一下,家乡栽植竹的历史大约已有百年。据我观察,生活在苏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非常勤劳能干。他们栽植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因为竹的经济价值很高。在农民手里,一根竹可以变成菜篮子、淘米箩、筛子、竹筐、凉席……等等民用器具,其含金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般一个菜篮子价格为一元几角,一百斤竹子十几元,可以编五十个竹篮子。在当时,农民利用业余时间一天均可编两到三个篮子,去掉成本,一天差不多能赚四元。这对那时全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的农民来说,简直是开"银行"。因为,当年农民干农活全是"大锅饭"--生产队长天一亮吹哨子,喊上工,干一会活儿,回家吃早饭,仍后再吹哨子再下地干活,中午收工回家,吃完午饭,哨子一响,下午继续劳动,有时逢农忙时,还要加夜班。但是,不管活多累多重多忙,反正一天八分工,一个工几分钱,最多时也只有几角钱。因此,当时家乡的农民在没有"乡镇企业"的情况下,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依靠家庭副业收入来弥补社会生产力欠发达而影响制约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记得,我所在的六合县河南公社孔湾大队陈庄生产小队,老老小小一共不到两百人,耕种土地两百多亩,基本上是年年自给自足,除了向国家上交一部分公粮抵抵农业税赋外,别的收入等于零。平时,农民要起房造屋,要婚嫁迎娶,要生儿育女,要买油盐酱醋柴……只能凭借看家手艺--编织技术来筹集资金,虽然这种家庭副业需要贪早摸黑,需要起五更睡半夜,极为辛苦,但一年下来,却能积累上千元资金,这对那时的农民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鉴于这种编织手工艺具有高额的含金量,陈庄生产小队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掌握这门篾匠技艺,每到夜幕降临,挨家挨户大家小家都会挑灯夜战,劈竹声、削篾声、编织声……连成一片,就像演奏"黄河大合唱"一样精彩,一样气势磅礴,一样娓娓动听。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繁忙景象所带来的不菲经济效益,才引起周边地区的关注和重视。后来,有不少外地青年慕名前来这里拜师学艺,他们学成回到当地,都成了有名的能工巧匠致富能手。受他们的影响,我中学毕业,也干起了这个行当。白天务农,晚上学编织手艺。由于我家有六个兄弟姐妹,我又是老二,总想为家里多分点忧愁,所以学编织手艺特别卖力,大概没有几个月,我就学会了各种竹器的编织方式方法。在农民逢五逢十赶集的时候,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而且每次赶集,我都能把自己编织的竹器卖出去,可以赚到十几元,贴补家用。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我利用在家务农的五年光阴,仅靠编织手艺,就为家里挣了三四千元。现在看来,几千元算不了什么,可在那时却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像这种靠发展家庭副业创造的财富,在文革中曾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受到明令禁止,多次以"割资本主义尾巴行动"进行打击整治,不但没有让这种编织手艺灭绝,反而掌握这门技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在事实面前,那些文革中的打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抄打击,看到禁而不止,而且生命力还很烦强,也就收手不干了。从此,我家乡的竹编业又开始复苏,走向繁荣昌盛!

  在务农几年间,我不但学会了编织手艺,还学会了栽植竹子技术。在我家宅基地的房前屋后大约有两亩地生长的全是竹。大小粗细均有四五米高,颗颗婷婷玉立,像青松翠柏一样终年长青,绿油油一片,非常讨人喜欢,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在竹林里纳凉,睡个午觉,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据我父亲讲,我家栽植竹子已有几十年历史。刚开始栽植竹子是出于喜欢,出于美化居住环境,出于图吉利。因为竹属终年长青物种,它的伴生物是万年青草,所以,在我的家乡,栽植竹是一种大吉大利的象征,是一种长寿的象征!我根据竹子的生长习惯,每年冬天农闲时,我都要为竹子培上两三寸厚的土,让竹子在每年春天出新笋有一个厚实的良好生长环境。竹子从地下往上钻,是它的天性。因此,只有每年为它加一层土,才能保证它在地下的根系更发达,才能长出更多的新竹。同时,鉴于竹子怕水,一般栽植竹子的时候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防积水淹死竹子。由于竹子根系发达是横向的,离地表比较近,因此,在移栽时,要带土大盘移植,千万不能斩断四周根系只保留一根主杆移植,而且还不能经历多次临时栽植或者暴晒根部,如果不懂得不了解竹的这些生长习性,凭想当然移植竹,造成的后果将是移植一次失败一次。这是因为竹子的根系虽然发达,但质地密度很高,一旦把根系切除,它就难于再生,它就会成为无源之竹,生命自然会终结。现在,在一些城市机关单位出于美化环境的考虑和安排,都栽植起了竹子。有的单位由于外包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或者根本不懂不知道竹的生长习性,把移来的竹卸下卡车,再放在露天暴晒两天,仍后再集体栽植在一个又一个坑里,再过几天,再来分散栽植,栽植后又猛灌水,使本来就没有根盘又无土伴随的竹生命等于受到多次重创,结果能好吗,只能是死路一条。每当我看到城里人热火朝天地干劲十足地栽植竹的时候,我都要驻足观察许久,看他们是怎样栽植竹维护竹的,我会想起家乡成片的竹林,我会想起家乡栽植竹的历史,我会想起家乡的竹长势为什么能长盛不衰根深叶茂,关键之道在于人的学识,在于人的勤劳能干会干。否则,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赢得一片绿色,也是很难很难的!

(责编:陈永和、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