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全国多地联动!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丽水行活动拉开序幕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报海观潮>>报史钩沉

《申报》的厚度及民国厚报时代

吴 翔

2015年02月26日13:47    来源:青年记者

  近代上海城市报业大战,在20世纪30年代前,基本上是《申报》、《新闻报》主导的“双雄争霸”。自1893年《新闻报》创刊始,到1929年史量才购买《新闻报》止,这场报业大战至少延续36年之久,各种明争暗斗手段层出不穷,几乎可以成为中国城市报业竞争的“范本”。此前的新闻史学界,更多关注两报“发行量”之争,但有时候并不能够充分解释两报之间的问题。

  《申报》的发行始终被《新闻报》压过一头,如按“发行量就是定价权”、“赢家通吃”的经验法则,《申报》就应该处于下风地位;但《申报》的商业化大报之路始终领先后者一步,作为现代化企业化大报标志的报业大楼的建成,现代报业印刷机器的引进更新,都要领先于后者,实力与影响明显比《新闻报》大。如果从《申报》“发行量”落后的事实上去理解,很难解释通。

  事实上,《申报》的竞争别有手段,该手段就是“厚报”策略,就是以报纸的厚度对抗《新闻报》的发行量,以厚对薄,抵销后者的发行优势,力图获得广告营收上的领先。《申报》与《新闻报》之间,存在过一场事实上的厚报之争,同时也引领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段厚报时代。

  1917~1937:《申报》的厚报之路

  《申报》从创刊之初就比较重视“厚”度。1872年4月创刊到年底,一般是8章(就是“页”),1873年始改为以“页”计量厚度,此后长期徘徊在9~12页,到1905年扩到16页之厚,开创了《申报》在“美查时代”的峰值。

  《申报》真正的“厚报”时代始于1917年,有两个标志,一是首次改以“张”计量(一直沿用至1949年关张)。一般是对开“四到四大张半”(相当于16~18个版),直到1918年。二是1917年创办《老申报》专刊,1919年8月31日创办《星期增刊》(知识界),有意识、不间断地大办专栏、增刊,达到现代厚报的标准——对开20个版。①《申报》的厚度到30年代进入一个极高的水准,1931年1月1日(元旦)的报纸厚达48个对开大版,创历史纪录。

  如果把《申报》与同城对手《新闻报》的厚度相比,可以明显看出,《申报》一直比《新闻报》要厚一些,平均多出对开半张到4大张(2~16个版)之多。笔者专门查阅了上海书店的《申报》影印本与北京图书馆的《新闻报》缩微胶卷,选择了几个年份,做了一个具体统计,对比如下(本文关于《申报》的统计以及《申报》新闻资料,均本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申报》影印本;关于《新闻报》厚度的调查,则查阅北京图书馆的《新闻报》缩微胶卷):

  当然,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申报》厚度明显回落,迅速告别“厚报”形态。1942年1~3月的《申报》只有可怜的6~10个版(1张半~2张半),1月1日元旦居然只有10个版,没有一份增刊,回到了19世纪70年代报纸初创时的水平。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申报》稍稍回升到12个版(3张),1949年更是凋零到4~6个版(1张~1张半),1949年5月27日最后一份报纸竟然只有2个版(半张)。

  《申报》比《新闻报》“厚”在何处

  《申报》增“厚”的秘密,主要是办增刊专刊附刊,这也是《申报》从一开始就有的同城报业竞争手段。19世纪70年代《申报》创始之初,曾有《瀛寰琐记》(月刊)、《点石斋画报》、《民报》等五大附属出版物,随报发行,只是要另行取资。②到了20世纪20年代左右,《申报》则是有意识地直接将报纸专刊化、副刊化,不断开办增刊附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统一定价发行。

  《新闻报》当然不甘示弱,《申报》有什么,《新闻报》就增加什么。两份报纸基本是“当面鼓对面锣”地较劲。《申报》有《自由谈》,《新闻报》就有《快活林》;《申报》有《星期增刊》,《新闻报》就有《新新闻》;《申报》有《常识》,《新闻报》就有《新知识》。《新闻报》有本埠附刊,《申报》就有本埠增刊等。两份报纸的主要版刊具体如下:

  当然,总体而言,《申报》的增刊在内容上以文化、教育、科学取胜,《新闻报》则以经济商业版面见长,但是《申报》能够取人之长,《新闻报》却难于补己之短。《新闻报》在1921年4月15日率先推出《经济新闻》专刊(日刊),《申报》迅速跟上增办《商务》日刊,后来改《商业新闻》专刊,同时在周六增开《汽车增刊》,弥补自己在经济资讯上的“短板”。所以渐渐就形成这样的情形:《申报》有的《新闻报》未必有,《新闻报》有的《申报》却不能无,《申报》总体上越来越厚,明显比《新闻报》“厚”一点。据统计,《申报》各种副刊专刊增刊附刊总共有48种之多,这是《新闻报》无论如何比不上的。

  《申报》最厚的一号,是在1931年1月1日,总共有48个对开大版,包括24个要闻专副刊版(时评+国内要电+要闻+地方通信+本埠新闻等,含“教育消息”专版+紧要分类广告+商业新闻〈金融+金币+粮食+价目表〉),加上8个元旦增刊,以及16个本埠分类广告增刊。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相当于四开都市报纸的100版,创了民国报纸厚度的历史纪录。

  与之相比,当时的著名大报新记《大公报》就完全可视之为“薄报”。该报20世纪30年代进入上海,一般就是三大张(12个版),最多就三张半(14个版)。关于该报的厚度具体抽样如下(参照《大公报》,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其他各报也都感受到《申报》与《新闻报》的厚度压力,干脆在内容分类上做文章。上海的“小报”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于加厚大报的一种回避。

  进入30年代时,《申报》还有进一步增厚的擘画,纳入到报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譬如在1932年《申报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中,就明确提及新增哪些副刊增刊,或者增加篇幅:

  “四、每周星期一就商业新闻的篇幅,编一周经济专刊一种,详志一周内国内外的经济上的变动……七、本埠增刊……每周星期日即就增刊篇幅,出版《业余周刊》一种,以引起一般工友店员学徒的读报兴趣……九、增添各种副刊,如《电影》业已附送:如《经济》、《业余》、《建筑》、《卫生》十二日起即可出刊;还有《教育》、《国货》、《科学》等亦将次第出版。”③

  这里面的各种增刊涉及门类之广,专业之多,实在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显示《申报》确实把厚度视为最重要、最主要的现代竞争手段在用,展示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实力与气魄。

  “厚度”对抗“发行量”:《申报》盈利的秘密

  《申报》与《新闻报》竞争30多年,到底谁是上海第一商业大报?传统新闻史家似乎一直比较为难,因为按照一般的发行量标准,《申报》其实一直处于下风,具体如表四:④

  在表中,《申报》发行量一般比《新闻报》少20000份左右,最多的1927年居然差了35000份,只在1928年后才比较接近,此前唯有1926年特别例外。按照报界关于发行量与广告成正比例的“马太效应”法则,发行最大,则广告最多,似乎“最大发行量=最多广告”,《申报》据此应该退居次席才是。

  但是,《申报》的现代化企业大报之步伐与地位,较《新闻报》更早确立。作为现代报业标志的申报馆大楼早在1918年就已完成,领先《新闻报》十年,而现代印刷设备也在1922年完成更新,早于《新闻报》的1927年。如表五:

  不惟如此,史量才还在1927~1929年连续买下上海《时事新报》、天津《庸报》,最后直接吃下《新闻报》洋老板福开森的股份,几乎生吞《新闻报》(因报界抗议、党国干预,才将控股75%改为50%)。这种情况,如果从《新闻报》是“中国第一大报”,⑤或者“发行最广、盈利最多”、“广告比《申报》好的多”⑥等一般简单断言出发,是难于解释的,至少无法说通《申报》比《新闻报》更为强大和成功的原因。

  当然,判断民国报业实力的要素很多,加上许多报纸经营总是秘而不宣,公开又出于私意,所以更加容易失之轻信和武断。时人张季鸾曾经在《新闻报三十年纪念祝词》中称赞该报是“海内第一大报”,⑦其实不无客气。后人引用时,不能简单信以为真。其实,《新闻报》不但远不如《大公报》,而且被公认是一张“太庸俗”的报纸。⑧所以,这个“中国第一大报”主要就是发行第一,不足以说明其它。

  相比之下,《申报》盈利的秘密就在于它的“厚报”战略,即通过“厚度”之争,取得了与《新闻报》“发行量”战略获得的相近甚至更多的广告利润。《申报》自1917年前后,不断增“厚”,往往比《新闻报》多出1/3厚度,动力全在广告诉求上,至少比《新闻报》多出三成的广告版面——当然不是全登广告,而是在增加可读性的基础上增加广告。《申报》第一步,先对新闻资讯进行专业分工,开辟新的内容版面,吸附更多的分类广告。第二步,在获得更多的广告投入后,又可以进一步改良扩充版面。这种经营方式是现代报纸标准的“二次售卖”盈利模式,即发行小赔本,却通过广告获得超额盈利,同时收回发行的成本。

  基于“二次售卖”模式,《申报》能够加“厚”却不加价。报纸上经常写明“今天六张半大洋三分。今日本报本埠连同星期增刊共计六张半,如有遗失请向送报人索取阅者注意”等字样。⑨《申报》的报价甚至比《新闻报》低,20年代大洋三分的报价不如《新闻报》的三分六厘,直到30年代《申报》才提高报价到大洋四分的水平。

  《申报》为了办刊增厚,不惜代价大力罗致各种专业人才。史量才曾经直接从《时报》挖来办《画报》出名的著名新闻人戈公振,由他为《申报》主编印刷精美的《图画周刊》,每周随《申报》无偿附送,使《申报》印数大增;1928~1929年报社资金积累成倍上升。《新闻报》自己的老报人顾执中,曾亲见总经理汪伯奇“闹得神志颠倒”,“穷于应付”,⑩跟着推出的《图画附刊》,当然也是难如人意了。

  而《新闻报》对于版面的态度,与《申报》对于“厚报”的重视恰好相反。《新闻报》在广告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宁可缩小新闻和副刊的版面和地位,新闻、副刊的比例常常降低到30%,甚至更低,1930年的一期报纸新闻、副刊只占23%。⑾这样的比例,在中国报业史上是罕见的,降低了报纸的可读性,以此换取超额利润,报纸几乎沦为广告纸。

  《新闻报》的这种态度,根源出于该报的“经济自立”的实利定位。⑿这与《申报》史量才“报馆应有独立之精神”、“肩荷社会推进时代进步之重责”的社会襟怀还是有差距的。总经理汪汉溪,到后来的汪伯奇兄弟,都是为洋老板福开森当家,经营上精明务实,以精打细算知名,心理上却是弱势地位,虽兢兢业业却缺乏远见抱负,具体到经营上就是要赚钱,坚决排斥赔本。《新闻报》大约在1929年的一份原始档案显示,该报的广告收入120万元,发行收入则达到96万元,竟占到全年收入的44%。但是全年的毛利只有20万元,毛利率只有9%多一点,其中薪金支出占24.5%。⒀当时上海诸报薪水“大体上差不多”,申、新两报较高,而《申报》工资“待遇最高”,譬如《申报》主笔陈景韩(冷血)1912年月薪300银元,1927年增为600银元;而《新闻报》总编李浩然1922年月薪为200银元,⒁或许可见一斑。

  《申报》《新闻报》引领民国的厚报时代

  民国时期的“厚报”业态,并不单单出现于上海。1931年,北京的《实报》也曾采用某些厚报竞争的手段,如在报上开辟“小实报”、“特别区”等副刊,形成在北方的优势,最多时曾有14万份的发行量,被称为“华北各报发行之首”。⒂

  但是,民国厚报在上海申、新两报之间体现最为典型。一是时间长,从《申报》的主动加厚、《新闻报》应对开始,我们可以在1920~1937年之间划定一个大致的民国厚报时代;二是厚报形成明确的竞争策略,《申报》以厚报应对《新闻报》发行量竞争;三是影响深广。因为厚报形态,主要就在申、新两报;但厚报竞争,不仅限于申、新两家企业型大报。因为多数本身商业化程度有限、无法加厚的报纸,却不得不被裹挟到这场厚报竞争之中。一方面,申、新两报能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极大提高报业的门槛,深刻影响到上海其它报纸的形态,使上海的报纸竞争从内容竞争走向发行、广告、经营的全方位竞争,而使新闻内容的权重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很多报纸被迫避其锋芒、错位竞争,走向“薄报”之路。

  这个“薄报”至少是两方面的:一是报纸形态上的“小型化”,篇幅小(或4开,或8开),后来成舍我的《立报》也就是一个4开小型张报纸;第二就是专业化,迫使其它报纸走向高端,如《时报》以教育文化为主;三是趣味化,走到一味媚俗刊载消遣趣味文字上去,如《晶报》为首的小报“四大金刚”等。

  厚报竞争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大报企业化竞争的标志。报纸以厚报形态为明显特征,既反映了上海报业的高度商业化的趋势,同时也昭示了上海的报纸走向垄断竞争,而与当时世界报业主流融合的趋势。

  民国报界主流的“厚报有害论”

  厚报时代的产生,与当时上海报业企业化资本化程度极大提高直接相关。1917~1923年堪称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资料表明,1912~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增长率达到13.8%,这样迅速的增长率只有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才达到,⒃堪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实力臻达雄厚的时期。

  民国新闻史家戈公振肯定这种报业商业化、资本化、垄断化的趋势:“报馆同业,竞争激烈,就不能不尽量采用种种进步的机器物品,于是需用大宗资本,乃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海的大报“已有经济必须独立的觉悟,而且有资本化的倾向了”,⒄他曾断言说:“中国报纸之商业化,我们可以不必怀疑,也只有商业化是中国报纸之出路。”⒅

  但是,当时中国的主流报界,对于《申报》的厚报策略并不完全认同,甚至认为是有害的。《大公报》经理胡政之公开发声反对过于商业化,希望报纸不必办得太大,因为这“在中国是不可能而实际是有害的”。⒆

  对于《申报》这种资本化、商业化强烈的反对,一部分来自于当时中国最大多数的小报。厚报固然是一种现代报业经营手段,但报纸增厚、不加价,形成一种发行销售中的巨大优势,迎合市民社会的“实惠”心理。其实质就是将报纸的经济实力作为筹码,推动报纸的全方位竞争,来取代单一的报纸内容竞争,形成市场垄断。这样市场上报纸数量不会多,只会减少,而减少的自然是小报了。成舍我的《立报》就是这种小报的代表,他在《立报·发刊要旨》中干脆认为:“我国多数报纸,售价过高,篇幅过多,所载材料,又与最大多数民众利害无关”,⒇明确反对这种厚报形态。

  更大的反对来自于当时的言论大报——《大公报》等。因为厚报所代表的垄断竞争会极大削弱他们自身的内容优势,压缩其本就有限的盈利空间。《大公报》主编张季鸾认为,报业商业化不合中国国情:“各国的报纸是作为大的实业机关,而中国报原则上是文人论政的机关……大公报的唯一好处,就是股本小,性质简单。”(21)张季鸾与《大公报》的声音,在当时影响舆论,代表了报业的主导性意见。

  余论

  厚报背后的社会争论焦点,实际上是关乎中国报纸的两种定位孰轻孰重的争论,即报纸本身经济自利发展优先,还是报纸的社会责任为上。其实,报纸的自利发展与达成社会服务的职能并不必然矛盾,相反,报纸自身发展了,更能承担社会责任。《申报》在史量才主持的20世纪30年代,一边走向高度企业化,一边走向民主进步立场,内容也获得极大改进,不正是明显的例证吗?

  不幸的是,随着抗日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到来,中国出现“资产阶级的整体衰落”,(22)报业资本化的道路全面受阻并功败垂成。此后的中国报业,很快并长期告别了厚报形态。关于厚报、薄报的争议,也失去深入展开、打破时代局限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陆报纸,延续了言论办报、政治家办报的思路,报纸自身的现代经营模式被抑制,报纸过于重视发行量的单一指标。譬如《人民日报》举全国之力,发行量上三百万份,远超20世纪30年代上海两份地方报纸的规模,曾被视为新社会的奇迹。但是,《人民日报》长期仅保持8~12个版,“文革”前后十多年间仅有4个版。而当时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是薄报。

  厚报作为一种报业经营手段,其实是现代报业的必由之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打破“姓资姓社”的禁忌,提出要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3)由此厚报形态在中国城市报业中全面回归,综合性都市报纸集体告别薄报,比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报纸更“厚”的报纸不胜枚举。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延续大半个世纪的“厚报有害论”,从此烟消云散。

  以古为鉴,可以知得失。对于今天的报人而言,当时关于厚报的质疑,与其说是拗于认识,不如说是囿于政治。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项目“戈公振新闻思想与转型研究”(编号:2012SJD860013)成果之一】

  注释:

  ①喻国明:《厚报的标准、成因与限度》[J],《青年记者》,2005年第9期

  ②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参见《申报》1931年(民国20年)9月1日号[N],上海书店1931年影印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④数据参见万叶《上海读者与上海报纸》[J],《新闻记者》,1937年6月5日创刊号

  ⑤姚福申:《解放前〈新闻报〉经营策略研究》[J],《新闻大学》,1994年第1期

  ⑥陈玉申:《新闻报经营策略探析》[J],《新闻界》,2006年第1期

  ⑦张季鸾:《新闻报三十年纪念祝词》,《张季鸾集》[C],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335页

  ⑧参见万叶《上海读者与上海报纸》[J],《新闻记者》,1937年6月5日创刊号

  ⑨参见《申报》1924年(民国14年)7月26日号[N],上海书店1931年影印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⑩顾执中:《报人生涯》[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⑾姚福申:《解放前〈新闻报〉经营策略研究》[J],《新闻大学》,1994年第1期

  ⑿汪汉溪:《新闻事业困难之原因》,《新闻报三十年纪念册》,新闻报馆1923年印

  ⒀孙慧选编:《新闻报的创办经过及其概况》[J],《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5期

  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版

  ⒂杨建宇:《汉奸报人管翼贤的人生悲剧》[J],《青年记者》,2005年第7期

  ⒃【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民国史1912~1949》[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839页

  ⒄戈公振:《新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35年(1946年)版,第37、15页

  ⒅戈公振:《报业商业化之前途》,参见李锦华、李仲诚编《新闻言论集》[M],新启明印务公司,1932年版,第152页

  ⒆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胡政之文集》[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1043页

  ⒇转引自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69页

  (21)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张季鸾集》[C],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366页

  (22)【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民国史1912~1949》[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903页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责编:高寒、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