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艺术立足探索本土语言

2019年04月03日10:07  来源:中国报协网
 

  “心象”是中国古典诗学与美学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是心灵的创作活动转化为外在形象创造的结果。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必有其深厚的底蕴、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以及博大的人文情怀。近日,围绕心象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心象艺术理论建构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将内心想象外在表达

  “心,生于天地之和,象,显在圆融至美,即所谓‘心象’的艺术理念。”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俞建文告诉记者,天地氤氲之中,蕴含着充沛的元气和充盈的生机活力,人性的自由释放、创作源泉以及生活感悟都来自于此;而圆融则是人的积极心态,现人与天地相融无碍,是人类精神超越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的表现。“和”与“融”的大智慧,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最根本的哲学观,灵妙无穷的心象艺术驱动了历代艺术创作与形式革新。

  俞建文认为,说起将心象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的典范,当属绘画名家柴祖舜。柴祖舜的绘画之美,并不源自对自然事物的描绘,而是源自内心想象的外在表达。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看来,柴祖舜的心象绘画色彩斑斓,纹理纵横交错,斑驳重叠。在这些墨与色彩的交汇中,似乎能感觉到山川的风貌、流水的波动、云雾的聚散……又似乎听到遥远的虎啸龙吟,更感受到艺术家心灵浪漫、率真和自由的境界,引发人们丰富的审美想象。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咏吟表示,柴祖舜比较多的是表现心中的山水,而不完全是对自然山水的写实,甚至可以说,他的山水是“梦中的山水”“梦中的春色”“梦中的高山大川”。

  将中西文化与审美经验融合

  心象,是人的内心建构的意象或形象,是人的主观感知形成的直观印象。李咏吟表示,从创作意义上来说,心象是创作主体内心建构的审美表象或审美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模糊性、创造性、丰富性等特征。有人将“心象”理解为艺术家心灵的创作活动转化为外在的形象创造的结果,即主体的形象创造都是艺术家内心意象的显现。甚至可以把心象理解成美,例如,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相当于“内在的心象”,美则相当于“外在的心象”。由此看出,内在心象与外在的心象之间存在着创作转化的过程。内在的心象是精神之象,外在的心象则是语言形象、视觉形象、影像形象,它必须通过艺术媒介才能进行真正的创造性传达。“心象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精神与形式上都有联系,但又不是完全的传统艺术,而是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并且融纳了西方艺术形式。”李咏吟说。

  一幅艺术作品,能够给予观众想象空间,和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这是艺术创作的可贵之处。俞建文表示,心象艺术中蕴含着一种“和美”,这恰恰是中华文化最基础的基因,也是人类文明共同价值所在。而浪漫、温情、成熟、坚定是人类共性的追求,这种精神可以聚同化异,将中西不同文化与审美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审美共识。

  谈到当下中国艺术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俞建文说,心象艺术完全站在中国文化立场,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完全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塑造中国当代艺术评判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开放的创新精神,心象艺术对此皆有传承,将东西方艺术创作融合在一起,以不偏不倚的开放心态去选择,最终达到了一种美的平衡。 

  提炼心象艺术理论概念

  任何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心灵的想象。在李咏吟看来,“心象艺术”还不是严格的理论概念。在提炼心象艺术理论概念过程中,应从心象艺术实践出发,在丰富的艺术创作基础上提升艺术理论归纳、概括乃至创造的能力,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概念。这是当代艺术理论界最需要进行的探索,在传承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概念、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概念的同时,必须对当代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艺术进行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理论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心象艺术理论具有自由的建构价值。

  艺术存在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俞建文认为,绘画艺术是“写生—写实—写意—写心”的过程,这是一名艺术家在创作中经历的四个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历练,艺术家最终必然回归到自己的内心,走向心象艺术。当前,心象艺术的理论研究从五个维度展开,分别是表现天地之和的大爱精神、对古与今艺术史上的创新、中西绘画技法上的融合、“我”与自然的化解与融合、“我”与“心”的合一。心象艺术追求自在的表达、无拘的抒发,立足于对本土当代艺术语言的探索。

  俞建文称,艺术家不能局限于描绘眼前的山水草木,而是在有不同的冲突、对抗、矛盾时,用一种平和的艺术手法化解。这是艺术家的一个使命,也是艺术家对时代的关怀。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还要解决问题,这是艺术存在的价值。

(责编:戴靖、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