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传媒聚焦

清风扬州,大运河荡漾“家风文化”

2018年10月16日10:13    来源:中国报协网

  10月11日,来自全国11个城市近百家报社的社长、总编和相关负责人来扬,参加了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在参观、研讨活动中,扬州的家风文化建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纷纷点赞扬州是一座文化名城、文明之城。本报记者对部分嘉宾进行了专访。

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

  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副社长范清安——

  弘扬优良家风,领导干部应该作出表率

  秀美、精致、温馨,是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副社长范清安对扬州的印象。此次是他第二次来扬州,上一次,是10多年前的“烟花三月”。

  “古人言,‘烟花三月下扬州’,今天在来扬途中才发现,秋天的扬州也别有一番韵味。”范清安说,如今的扬州城,环境变化很大,令人耳目一新。“作为运河沿线城市之一,扬州除了精致秀美的景色,还有着发达的经济基础、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也为此次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的举办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在范清安看来,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同样需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建设,让老百姓富足;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其中就包括家风家训建设。“正如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庭是社会最小的一个单元,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它有更好的条件和基础来弘扬优秀的文化、向善的文化、进取的文化。此次活动,把运河沿线城市召集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也会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让各地好的家风家训有更好的推广。”同时,范清安认为,官者民之表也,弘扬优良家风,领导干部应该走在前列、作出表率,首先廉洁修身,抓好自身修行,其次带好、管好家人,以此来影响邻里乡亲,并由此推及到地方,让优良家风影响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

  记者刘娟

 

  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胡怀福----

  积极推进扬州名人家风传播

  “扬州历代名人家风家训资源丰厚,值得深入挖掘并推广。”胡怀福说,“亮节孤忠、气壮山河”的史可法英雄家风,提倡“励志、规约、清廉、孝悌、务实”家风的扬州一代文宗阮元,吴道台宅第门楣楹联上的“处事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以及《何氏家训》……扬州名人家风家训的底蕴非常深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胡怀福表示,中央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此次在扬州召开家风建设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有着重要意义。”

  “这次是我第二次来扬州,上一次还是2006年,扬州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胡怀福告诉记者,“烟花三月下扬州”,他对扬州这座古诗中的城市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扬州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乾隆皇帝曾经多次来过扬州,扬州文化内涵之深厚,确实在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

  “从近期的一些社会热点可以感觉到,一些人沉迷于物质生活,精神追求匮乏,一些年轻人所热衷的‘网红’,传递的都是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做人’这是任何时代都应该遵循的主流价值观。”胡怀福表示,此次家风建设研讨会的举办,定能进一步引领社会风气,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记者刘冠霖

 

  中国新闻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明新——

  扬州话贤德运河漾清风

  “‘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在扬州这个贤守清风、遗泽后昆的城市举行,时间、地点都非常好。”张明新说,针对家风不正的新型违纪行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部分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家风建设”首次写进《条例》,良好的家风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不好的家风被列入了负面清单。这次研讨会可以说恰逢其时。

  张明新认为,运河文化名城扬州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从史可法、江上青到朱自清,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文化名人恪守传承的人生境界,让好家风成为“传家宝”,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他说,报纸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特别适合深度报道和创新探索,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借助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办之际,承办“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活动,探讨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非常有远见。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扬州充分发挥地缘文化优势、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底蕴,焕发了运河时代风采,这是报业文化的创新,抓住契机,是可贵的探索。记者胡俭

 

  中国绿色时报社长、总编辑张连友

  家风教育要注重个体的文明

  “我来扬州已经三、四趟了,无论是地理位置、气候还是文化等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有奋斗、创新的精气神。”张连友说道。

  作为中国绿色时报社长、总编辑,张连友尤其关注扬州的绿化。“扬州绿化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注重造型和彩色搭配,给人以视觉美、环境美。”

  “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张连友认为,家风、家规的建设、传承,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创新。

  张连友表示,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风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每个人的个体的文明,这就不仅仅局限在家庭内。“就是要对人尊重,对人性价值的重视,对生命的理解。”张连友建议,在中小学课本中,可以增加一些人性的内容,让公序良俗等内容进入教材课本中。

  “当一个人学会尊重别人,懂得别人的感受了,那么他就是一个文明的人。”张连友举例说,“比如广场舞,有时音响的声音太大了,影响了别人的休息,这就是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张连友表示。记者董鑫 摄影董辉

 

  中国交通报编委林芬——

  家风润物无声扬州魅力常新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一个非常诗意的城市。”林芬是第一次来扬州,在此之前,她更多是从古诗词中了解扬州。作为《中国交通报》编委,林芬非常关注交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此次参会,她还特地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小课题,“我特别想来看看,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给扬州带来了哪些变化。”

  令她欣喜的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扬州在保护、利用和继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不仅仅是城市硬件,亲切和善的扬州人也给林芬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公交车司机,还是路边行人,都非常热情,感觉人人都是这个城市的形象代表,我相信这也与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家风传承有关。”

  “家风文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芬说,在扬州,无论是世家先贤,还是普通百姓,都留下了独特的家风文化。“全国党报家风宣传暨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在扬州举办富有深意。通过研讨交流和实地采风,我们将深度感受扬州家风文化的滋养,领悟好传播好家风文化。运河生生不息,家风润物无声,扬州魅力常新。”记者楚楚

 

  《新闻战线》杂志副总编辑冷梅——

  讲好家风故事,是媒体的坚守与担当

  在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上,冷梅对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家风宣传印象深刻。“扬州报业不仅开辟了‘我的家风故事’和‘点赞扬州人’等栏目,筹拍家风纪录片,还与纪委联合创办了《家风》杂志,成为面向全省、全国宣传家风的开放平台,这种互动传播带动同频共振,凸显时代性、贴近性和持久性,让家风宣传教育春风化雨。”

  冷梅说,好的家风家训,跨越时代,光辉经久闪耀,好的家风,助力修身治国,呈现多元化特征,更加彰显时代性。媒体融合时代,扬州报业在在融合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不仅运用多种形式讲好扬州家风故事,又借助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承办“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

  他认为,家风宣传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创新转型,又要立足本土,增强贴近性,讲好乡贤家风故事,以百花齐放的优秀家风滋养好民风、好社风、好党风、好政风。

  在岁月的进程中,家风是刻成骨子里的涵养,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的心灵,家风宣传教育注重持久性,不能是一阵风,更注重润物无声,成风化人,这也体现了媒体的千难不弃的坚守和责无旁贷的担当。记者胡俭

 

  新民晚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咏梅——

  文明用餐为扬州再添风景线

  家风是什么?不少人有这样的困惑。新民晚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咏梅昨天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家风就是一种习惯,一种从小在家庭教育和灌输中逐步养成的好习惯,这就是家风。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扬州不仅有很多优秀的家风,也成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这么说?杨咏梅给出了答案。她说,历史上无论是史可法、宝应王氏、仪征盛氏、朱自清、江上青等先辈,还是“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百岁老红军刘应启、“情系国防的好军嫂”陈巧云,无不一一展示了深厚的扬州家风文化。而在20年前,因工作需要,杨咏梅曾来到扬州学习。20年后,再次来扬参加“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发现,扬州城市的变化除了日新月异外,扬州人在优秀家风传承方面,也走到了全国前例。

  “文明用餐为扬州再添文明风景线。”昨天早晨在宾馆就餐时,一个细节引起杨咏梅的关注。那就是,宾馆餐桌上摆放的文明用餐四个规定的提示牌——“在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菜剩饭;在外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长者先动筷;夹菜用公筷;自己不酗酒,与人不闹酒”,无不传递着社会文明家风的正能量。因此,她给扬州文明用餐四个规定点赞。

  记者乔国军

 

  淮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剑——

  党报是宣传家风的首要阵地

  “马路上干干净净,休闲公园一个接着一个,我来到扬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座清新、绿色的美丽城市。”唐剑说,他一走进扬州,就心生喜欢,感受到这里适合居住,也适合就业创业。

  作为淮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剑格外看重此次中国报业协会与扬州市纪委、市监委联合主办“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毋庸置疑,党报是宣传家风、推进家风建设的首要阵地。”唐剑说,党报传播党的声音,弘扬正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报人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党的形象,为人处事都要按党的要求,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党报如何做好家风宣传,唐剑认为首先宣传方面,党报要发挥、体现主流媒体的作用,坚持坚定政治方向,以家风引领报业内部建设,传承好家风、宣传好家风对于提升记者编辑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党报人更应以身作则,以优良家风约束自己、提醒自己。唐剑表示,会议结束后,他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加强淮南日报的家风建设宣传。记者楚楚

 

  济宁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星----

  扬州具有独特的家风建设资源禀赋

  “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济宁市,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济宁市济宁日报社社长陈玉星说,扬州和济宁一样,是运河沿岸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召开“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这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宣传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是党报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担当。

  陈玉星说,此次研讨会是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来扬州过程中他感受到承办方的用心。在陈玉星看来,扬州具有独特的家风建设资源禀赋,“扬州有不少历代名人,他们的家规家训也展示了扬州深厚的家风文化,近年来扬州建成运河廉文化传承馆,扬州家风展示馆等家风建设等场所,看得出来扬州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中一直在做努力,并且做到家风建设打造有亮点有特色,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陈玉星介绍,山东省济宁市是儒家文化发源地,走在济宁街头,随处可见“家风”带来的强大正能量。这两天在扬州,陈玉星也观察到,家风建设在扬州已蔚然成风,家风家训家规这种古老又有生命力的“教科书”正发挥出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

  “在扬州大街小巷张贴了很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宣传标语,扬州为家风宣传注入了新的元素,这让我印象深刻,其实文明有礼也是一种家风教育。”陈玉星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构成,如果家风都“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家风的形成,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记者赵磊

 

  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刘道明——

  “小家”紧系“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建设有着重要论述,特别是‘小家’紧系‘大家’论述,对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刘道明谈起家风建设,对“家”有着独到的理解。

  他认为,“小家”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也是国家这个“大家”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小家”的家风建设有文化传承、事业传承、道德传承等等,这对于社会民风、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力。报业应勇于担当,搭建文化平台、思想平台、交流平台,对于传承好家风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扬州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兼具江南水乡风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第二次来扬州,是举家来扬州观光旅游。刘道明这次已是我第四到扬州,“我欣喜地看到,40年改革开放脚步在扬州能得到最好印证,扬州城市风貌、城市交通、传统工艺、民俗美食等等,独具地方特色。从扬州改革开放40年建设成就也能更好感受到,扬州的家风建设也有着优良传统,具有非常强大的亲和力。

  他说,扬州和商丘同为运河沿线城市,商丘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因此,扬州和商丘有着共同的责任,也有着共同的合作基础把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得更美好。

  记者吴忠祥 董辉摄

 

  舟山日报社总编辑黄忠海——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但好的家风,往往是从父母言传身教中得来的。昨天,舟山日报社总编辑黄忠海来扬参加“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时,如是表示。

  黄忠海认为,优秀的家风,能够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不过,在部分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家风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正在逐步弱化。比如,以前一直提倡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的习俗,如今很难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具体的体现。特别是以《小时代》系列电影为代表的影视作品,虽然凭借幻想性造富博得了一些青年的眼球,但与主流社会价格观背道而驰,不利于更多青少年的成长。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教出什么的孩子来。”黄忠海说,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因此,也需要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有意识的引导。记者乔国军

 

  淄博日报社总编辑孙廷国——

  传承千年大运河遗存蕴藏的优秀家风元素

  “运河两岸城市的家风家训值得推广,要传承千年大运河遗存蕴藏的优秀家风元素。”孙廷国说,扬州作为大运河发祥地和枢纽城市,留下了诸多优秀的传统家规家训家风。特别是近年来,扬州市委、市纪委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家规家训家风建设,深入挖掘、利用、传承千年大运河遗存蕴藏的优秀家风元素。

  孙廷国说,全国各地党报在挖掘和利用运河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加强家风建设上都有许多宝贵经验、成功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这次研讨会在扬州举办,是对大家的一次鞭策和鼓励。

  “今年6月,淄博第一个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在桓台王渔洋纪念馆挂牌,王渔洋是淄博历史名人,基地挂牌在淄博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孙廷国也注意到,扬州近年来也建设扬州家风展示馆,系统展示扬州古代家风文化与现代家风文明的所在,“扬州家风展示馆是扬州好家风的总结、提炼和传承,有助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其中的廉政思想,对城市党风廉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这次来扬州,是孙廷国第三次来扬州,10多年前,孙廷国作为政府官员分管城建等工作,当时他专程来扬州参观学习城市管理工作,“当时就觉得扬州市容管理做的好,这次来扬州,感受到扬州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风格,整体环境品位让人舒心舒畅,很少见到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现象,扬州优美的市容环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记者赵磊

 

  燕赵都市报副总编辑王栋——

  家风,潜移默化熏陶人的成长

  昨天早晨,王栋骑了一辆共享单车,从扬州虹桥坊温泉酒店出发,沿着瘦西湖逛了一圈,首次来扬州的他不禁感叹:“小桥流水、绿树葱郁,城市环境好;行走在大街上,可以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古代文化的底蕴和现代文明的气质。”

  “家风,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谈及家风,王栋说道,“古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如果你想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那么首先需要自身的修养能够达到。”

  王栋认为,自身的修养能否达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这就是家风。“打一个比方,把一个人比成一粒种子,而这粒种子是长成撑天大树还是歪歪斜斜,就取决于种子的生长环境。”王栋认为,人的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句话、一堂课就能完成的。“网上之前流传的那句‘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其实也是表达了家庭教育、家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道理。”王栋说道。

  在扬期间,一个细节让王栋印象深刻。“我在上洗手间时,发现墙壁上贴着‘四不落地’的文明宣传语,我觉得真的挺好。”他认为,文明提示语有文化韵味,不是很生硬,让市民易于接受,扬州不愧为全国文明城市。记者董鑫摄影董辉

 

  湖州发布总编辑杨晓斌——

  国风之本在家风

  “家与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是国的细胞,国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家的问题导致的。”杨晓斌说,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必须要建设优良的家风,每个人、每个家都应该坚守住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把这些年失去的、淡化的“家风”意识重新唤醒,让家风成为个人道德养成的摇篮,把自己家好的传统、基因传承下去,并演化成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支柱。

  杨晓斌介绍,近两年来,湖州积极开展“最美家风+”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进而营造了好乡风、好社风、好政风的良好氛围。这次来扬州,扬州的城市文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人民日报、中国文明网等中央媒体都对扬州家风建设给予关注报道,这次非常有幸能实地参观学习。

  “我参观了很多地方,感受到扬州街巷里处处有家风,并很好地展示出来,这些地方就像一个活的教科书,也像一面镜子,可照到自身家庭的建设或个人成长中的一些不足。”杨晓斌说,扬州利用各种“好人榜”、“好人街”,“点线面”结合,立体化宣传展示家风文化,推动家风家训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这让他印象深刻,深受启发。他边走边看边记录,准备把这里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湖州宣传推广。

  记者吴忠祥

(责编:戴靖、李秀梅)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