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人民网>>传媒>>传媒观察>>出版

高钢新著《传播边界的消失》出版

2016年06月08日15:2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人民网6月7日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钢新书《传播边界的消失——互联网开启再造文明时代》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学者的视角,讲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应用对社会文明进程的影响。

  该书是一本从传播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互联网时代进行观察的著作,它试图描述互联网技术的前沿发展态势,说明互联网技术推进的人类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解读互联网对人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它力求向人们说明互联网不仅是技术革命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的深刻背景与原由。它还要向人们讲述互联网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潜在的变革本质。

  高钢在该书引言中提出,目前影响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的三大核心技术已经日益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二是智能便携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三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它极大地推进着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设施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作者简介: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都互联网协会副会长。

  1992年作为有特殊贡献专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第一代互联网新闻传播从业者。从事职业新闻工作25年,采写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报道。

  2003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九八五”工程校级攻关项目等重大课题。

  目录预览:

  第一部分 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人类信息创造模式的改变

  维基技术的能量

  维基技术的运行机制

  为自身发展而创造为社会共享而协作

  第二部分 从“谷歌地球”的功能演进看未来信息传播的多元维度

  谷歌地球的神奇“野心”

  信息传播功能演进的三个方向

  谷歌地球的启示

  第三部分 “人立方”:绘制人的社会关系信息图景的尝试及意义

  解读人的社会关系的新路径

  “人立方关系搜索”的创新意义

  从搜索信息到破译关联

  “人立方关系搜索”的局限

  数据的潜能

  第四部分 多网融合趋势下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

  三网融合的艰辛

  三大传播技术的呈现

  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

  信息安全:人类面对的新威胁

  第五部分 媒体融合:人类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

  初识“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的趋势性特征

  媒体融合的革命本质

  媒体融合时代的变革诉求

  数字摄影,旧时代的挽歌

  第六部分 物联网:当人类与物质世界连接起来的时候

  物联网的召唤

  物联网推动的大趋势

  物联网对人类信息传播的影响

  第七部分 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

  技术的宏图

  信息革命与社会变革互为因果

  第八部分 互联网信息环境中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公民素养教育的设计

  中国新闻教育基础元素的建构

  中国新闻教育需要完成的三个方向性融合

  国家的隐忧: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从公民素养到国家理想

  自序

  我写这本书的本意不是出于述说什么新想法的冲动,就是想通过梳理近十年来我在互联网研究领域的观察与思考,对互联网这个伟大的创造献上我真诚的敬意。

  互联网在中国投入公共服务已经20多年。这期间,中国因互联网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最初不为大多数人所感知,而后来,其影响之广泛,效应之强烈,作用之深刻,已经让整个国家上至最高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感到了惊异和震撼。

  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过程已经和中国社会的变革过程互为因果,融为一体。这之中伴随着复杂的矛盾,尖锐的冲突,从认识的差异到行动的分歧,从利益的对抗到到决策的纠结,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经历了太多的周折。但是中国还是不失时机地接受了互联网,并且推进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我们中华民族的本性是温厚和善良的,农耕生产方式和血缘家庭关系不仅决定着社会的运行结构而且塑造了民族的性格。我们这个民族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生存状态的维系与改良。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所有的悲剧经历大都因为打破了这个基本生存方式的平衡底线。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欲望在空间边界上大都没有超出过自己的生存区域。尽管在历史间曾经中有过太多惊天动地的创造,太多可歌可泣的奋争,而整个民族的命运轨迹还是如同所在地区纬度设定的四季轮回那样富有规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来到中国(或者说中国接入了互联网),它与七十年代末中国启动的改革开放重叠在一个历史时空之间。人们在互联网上急剧扩张了自己的信息视野,也急剧扩张了自身的发展欲望。中国开始在互联网上与世界建立起联系,中国人因此更加清晰、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及时地了解整个世界,植于我们中华民族民族心底的同属于人类的发展欲望也因互联网的使用而得到日益广泛的认知与认同。

  不同的文化群落和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导致互联网在不同国度的使用会有命中注定的不同经历。但是,互联网开放、共享、平等、宽容的技术本性最终将召唤人类心底的共鸣,推动人类向着自身谋求幸福的理想目标行进。这个过程无论充满多少坎坷与艰辛,都是不可阻挡的。而阻拦这个潮流的,或者因为无知而被历史嘲笑,或者因为恶意而被现实抛弃。

  从最初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到今天作为社会生活的依赖,互联网丰富的应用功能已经精彩得令人目不暇接。它正在将每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把每个人的需求与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资源连接起来,把整个人类与人类生存的大千世界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推进着沟通和理解,便捷和效率。

  自由、平等、公正这些被人类崇尚的社会运行原则在漫长的历史间似乎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而今天,互联网正在推进着这些社会运行原则的实现。它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关注每个人的需求,开掘每个人的潜能,推助每个人的理想。互联网技术日益广泛的社会应用推进着一个宏大境界的实现,这就是珍视每个人的价值。我们对互联网开启的这个全新的时代可能是陌生的,但是我们已经感到它的美好。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理性。一个原本为战争对抗而设计的科学技术发明最终没有用于它的初始目标,而是用于了改革社会,推动文明,造福人类。互联网的故事在今天人类无法挣脱的各种纠结与纷争之间可能只是一线光亮,但是它或许是昭示未来的曙光。它让我们相信,良知、正义、理性将主宰人类的智慧,主宰人类的明天。

  2016年2月

  高钢中国农历丙申年正月于美国加州

(责编:陈永和、胡线勤)

传媒产业更多

经 营

投 资

广 告

发 行

媒企互动

图说天下更多>

访谈﹒直播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友情链接

| 信息产业部 | 文化部 | 国家广电总局 | 新闻出版总署 | 国家版权局 | 新华传媒 | 中国记者网 | CNNIC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上海报网 | 传媒 | 中国广告网 | 北京大学新媒体 | 新闻记者 | 中国记者 | 青年记者 | 中国网联网 | 今传媒 | 新闻与写作 | 湖北传媒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 传媒培训网 | 中国出版网 | 华夏记者网 | 新闻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文明网 | 中国记协 | 中广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东方网 | 千龙网 | 浙江报业网 | 龙源期刊网 | 传媒网论坛 | 新民网 | 新华月报网 | 艾瑞咨询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新华网互联网频道 | 中国产业报协会网 | 中国产业网 | 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 中广互联 | 山西出版传媒网 | 广播电视信息 | 新浪传媒| 网易传媒 | 龙新网 | 搜狐传媒 | 天津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摄影报摄影大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