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全国多地联动!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丽水行活动拉开序幕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

“廊坊日报社现象”是如何炼成的

 张宝富

2016年05月18日14:39    来源:中国报业

发展假日经济,廊坊日报社倾情打造“十一”欢乐节。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之间,下辖的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中心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卓越的地缘优势促进了廊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受虹吸效应的影响,廊坊的各种资源被京津两大城市吸引,人才、资金乃至广告资源严重外流,对报业发展又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可以说是"大树底下不长草"。京津两地媒体对廊坊南北夹击,甚至全覆盖,廊坊日报社在夹缝中求生存,"压力山大"。加之,近几年传统报业广告收入普遍大幅下滑,迫使廊坊日报社不得不调整思路,大胆改革,全面创新,加快报业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的探索步伐。

  自2005年起,廊坊日报社大胆改革,确定了一系列推进报社加快崛起的举措,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用人心保障改革,用改革推进发展,用发展解决问题,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使廊坊日报社的媒体质量、经营收入、事业规模、发展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廊坊日报社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2014年、2015年媒体规模迅速扩大,已拥有8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经营收入逆势上扬,连续两年各增长1000万元以上。

  当前新媒体发展呈现"井喷"态势,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主的传播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及生活习惯,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报业经营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廊坊日报社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结合报社实际,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路径,朝着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大步迈进。

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在2016年中国报业发展大会上介绍报社融合发展经验做法。

坚定"一个理念":平面媒体必须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面对"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移动化""大数据"的新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必然选择。

  当前,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要自觉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定一个理念:就是坚定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平面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融"的是理念和思路、思维和路径,就是先进的观念与具体的出路、先进的思想与具体的方法的融合,找出科学发展的路子。"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就是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途径的合,把报纸的内容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插上快速传播的翅膀。为将融合发展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报社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式的全员培训,先后赴多家先进报社学习取经,同时将外出学习考察报告集纳成《"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专题报告汇编》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系列学习材料印发全社学习;开展了融合发展大讨论;结合自身工作人人撰写"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论文并举办评比活动;召开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在报社内部形成了"人人讲融合经营、讲转型"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和背景下,廊坊日报社打造的系列新媒体,不仅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渠道和平台,更实现了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再分配。

廊坊日报社第七届读者节2015年10月18日在时代广场举行。

狠抓"两条主线":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

  通过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传播力,通过经营转型升级提高创收力。在坚定融合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认识并牢固树立: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至上是核心理念,传播+服务(新闻+服务)是基本模式,策划+活动是基本途径(方法)。报社着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将平面媒体的内容插上新技术、新媒体传播的翅膀,相继推出了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廊坊传媒网各媒体官方微信、微博和廊坊云报手机客户端、廊坊云报屏、廊坊电子阅报栏、廊坊呼叫平台,以及各个经营部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建成了"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发布终端,迅速提升了传播力,最大限度地将内容资源转化为发展与竞争优势。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争,归根结底是用户之争,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廊坊日报社革新图存,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整合报社资源,实施"行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和"一行业一周刊一部门"的崭新模式,将广告经营按业务板块划分成地产酒水专刊部、商业生活专刊部、汽车通讯专刊部、教育健康专刊部、金融财经专刊部、特别报道专刊部、综合服务专刊部、书法绘画专刊部等8个专业部门,同时组成新媒体广告部,实行分行业、专业化经营管理,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同时实施"策划带动工程""活动营销工程""深度服务工程",努力达到"六个转变":即变纸媒为全媒、变平面为平台、变单向为互动、变品牌为资源、变传播为服务、变读者为用户。这样,使以往单一化、粗放化、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精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实现了简单服务向精细服务、粗放服务向深度服务的转变,满足了读者和客户多平台、多载体、差异化的服务需求。报社从以新闻传播为主要功能的媒体,转变为新闻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市委书记王晓东(左二)到廊坊日报调研。

坚持"三个并重":融合发展理念与强化互联网思维并重、内容建设与技术革新并重、办好媒体与经营创收并重

  融合发展是媒体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大的方面说是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是报社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说,是报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并重"是融合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处理融合发展中各种矛盾和各种关系应遵循的方法。

  坚定融合发展理念与强化互联网思维并重。就是在坚定融合发展观念、理念的前提下,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来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践,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廊坊日报社通过新媒体矩阵,将新闻产品和服务进行延伸,满足读者、客户的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的单一运营模式。坚持"用户至上"理念,围绕用户需求,以壮大主流舆论为目的,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整合媒体内部资源,综合多种传播手段,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最终实现既充分履行好党媒职责、又受到用户高度认可的目标。

  内容建设与技术革新并重。在信息冗余的当下,不能有效利用新技术、新渠道、新媒体进行整合传播,再好的内容也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也只是"库存"。廊坊日报社将内容建设与技术革新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坚持"内容为王"办好纸媒的前提下,近年来相继投入1000万元,用于新媒体建设,较早地进行"屏联网"建设,启用中央控制室调度新闻生产全流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传播优势,最终赢得发展优势。

  办好媒体与经营创收并重。办好媒体、做好新闻报道是报业的"使命",而经营创收、壮大实力是报业的"生命",二者不可偏废。廊坊日报社打造系列新媒体,不仅是为了拓展新闻报道的渠道和平台,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也是借此实现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再分配,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创收力。报社利用权威媒体的优势,除了服务政务资源、市场资源外,还开拓了专业信息、舆情分析等其他产品服务。传媒网利用自身优势推广网络新闻技术应用,不仅为市直机关单位提供网络新闻服务,而且还提供其他技术服务、新媒体代维服务等。

张宝富社长(左五)荣获2015年中国传媒融合创新年度杰出人物。

突出"四个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市场融合、机构融合

  廊坊日报社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着重突出四个融合:一是内容融合。将不同形态、不同媒介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播,是实现媒介融合的基础和途径,内容融合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的集约化和实现内容增值。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革,搭建起集"采、编、摄、传、播"于一体的内容生产平台,廊坊日报社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梯次发布、循环传播",即新闻一次采访,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多种形式交互传播。通过打造全媒体记者,使内容生产从过去的粗放单一向高效集约化转变,从各自为政向开放多元转变,从专业生产向吸收读者、客户参与转变,提升了内容的加工能力、生产能力,特别是提升了增值服务能力。2015年监督新闻"百余株老梨树一夜之间遭腰斩"通过报网互动,特别是将事件发布在微博微信和网站上,当日阅读量超过50万,累计阅读量超过100万,引起广泛关注。

  二是渠道融合。通过对原有传播渠道以及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重新整合,流程再造,拓展多种形态的传播渠道,提高传播力,并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渠道进行传播,以求最佳传播效果。廊坊日报社通过打造新媒体矩阵,拓展了传播渠道,增加了读者人群,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另外,我们积极取得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以市委宣传部红头文件的形式推广廊坊日报官方微信和廊坊云报手机客户端,拓展了用户范围。目前报社正与几大知名手机厂商商洽廊坊客户端预装协议,拓展客户端的增量渠道。同时,报社建设呼叫平台,直接服务社会、市民、读者、客户;在市区建设具备"屏联网""屏联端"强大功能的廊坊云报屏72块,基本覆盖市区公共场所的室内空间;建设电子阅报栏,占领公共场所的室外空间。这样,在渠道融合方面形成了"纸媒、网媒、掌媒优势互补,云报屏占领大型室内空间、电子阅报栏占领室外空间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态势,初步实现了"全媒体发布、全天候传播、全能型记者、全方位创收"的目标追求。

  三是市场融合。就是媒体与资源、经营与用户、服务与市场的有机融合,打破新旧媒体之间的壁垒,通过跨界服务,寻求市场的突破与融合。廊坊日报社以媒体集群为载体,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增强内聚力和影响力。2015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廊坊市第四届"十一"欢乐节,吸引京、津、冀人流总数达17.7万人,总交易额8.7亿元,直接带动广告收入200万元。同时打造了廊坊节庆经济,助推了廊坊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是机构融合。就是根据融合发展的需要,对传统媒体、原有运行机制和组织架构进行改革。根据融合发展需要,报社对运行机制和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和改革,建立了新媒体中心,下设新媒体编辑部、运营部、广告部,建立了系列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修改了采编人员和经营人员考核办法,以促进和保障融合发展。2015年廊坊日报社投入使用了全媒体中央控制室,聚合和分配8类23个媒体终端的新闻信息,实现了以更低成本(一次采集)达到更有效传播(多平台全天候发布)的目标。今年市两会期间,运用中央控制室的重大新闻滚动报道机制,新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各类新闻产品284条,达到106万的阅读量,在规范新闻生产发布流程、提高传播效率、扩大影响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胡怀福(右二)、河北省报业协会副会长沙如钢(左二)等到廊坊日报社参观考察。

建设"五大平台":全媒体传播平台、大数据平台、舆情监测平台、活动营销平台、便民服务平台

  廊坊日报社通过跨媒体、跨行业的合作模式,初步打造了五大平台:一是全媒体传播平台。报社着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形成了"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终端,打造了融合共生、功能强大的"新闻联合舰队",形成了"以报纸传播为基础,以网络和系列新媒体传播为两翼"的媒体传播格局,目前新媒体用户已达到100万,扩大了受众群体,拓宽了舆论阵地,提高了引导能力。2015年,全媒体中央控制室投入使用,集中心枢纽、信息聚合、指挥协调功能于一体,使只有媒体终端"四肢"的新媒体矩阵有了"大脑"。中控室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后,根据各媒体属性和发布形式进行差异化编辑,按照发布流程进行新闻稿件再分配,形成了新闻产品"前端采集一体、终端发布多元、传播全天候进行"的"一、多、全"新模式,实现了"新闻梯次发布,报道循环传播,多维关注世界,立体宣传廊坊"的良好效果。这在河北省尚属首例,在省主流媒体融合发展中先人一步。基于报社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宣传推广能力,吸引和承接了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从网络问政到"纠风进行时",从技术支持到内容代维,从新闻宣传报道到活动策划推广,已能够为政府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

  二是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是以服务决策为目的,需要新型数据处理模式才能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本。大数据给媒体带来的是革命性变化,基于满足用户个性化和精准化服务,传播模式正在由大众传播、互联网传播向智能传播、分众传播转变。数据本身不能产生价值,只有有效利用数据,将大数据应用到新闻传播、广告投放中,才能创造最大价值。廊坊日报社投资300万元构建大数据平台,在不断优化用户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通过大数据对用户消费需求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对新闻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市场服务的用户进行细分,分清核心用户、骨干用户、一般用户、潜在用户,然后抓住读者和用户的痛点,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三是舆情监测平台。基于大数据平台,廊坊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能够时时关注、跟踪本地热点,统计分析事件的整体报道趋势,发布信息的变化曲线,同时可以跟踪论坛、博客、微博、移动客户端、微信类信息的趋势,为用户提供舆情监测、预警、分析等功能的服务,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5年以来,廊坊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就开始利用大数据为政府、企业等提供舆情监测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是活动营销平台。廊坊日报社实行"一行业一周刊一部门"体制,分行业为读者、用户提供服务。通过大数据和活动营销平台进一步细分客户、追踪用户、研判市场趋势,提供更精准化服务,以及集线上推广、线下拓展和组织营销活动"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同时,注意把握和运用"六大规律性做法",即策划赢得商机、活动增加广告、服务带来收入、团购双赢互利、评选创造效益、融合把控未来。这一平台的搭建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较好效果。

  五是便民服务平台。廊坊日报社以"智慧社区"和"淘廊坊"为切入点,打造集市民"吃、穿、住、行、游、购、娱、健"一站式服务链,实现水、电、暖、气、物业、卫生、停车、生活用品等各种费用的网上查询和支付,进而通过服务提升影响力、扩大传播力、拓展经营空间。智慧社区项目包括移动APP、社区网站、智慧魔屏(多媒体终端一体机)等多种智能终端,具有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动员、社区组织、社区党建等功能。目前智慧社区建设正在进行试点和推广中,到2016年底,至少建设40个示范社区,2017年再建设60个以上社区。居民通过智慧社区找物业、社区周边商业服务、各类公共服务、咨询服务等,在指尖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诸多线上线下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服务效果。智慧社区是一个桥梁,上连智慧城市,对接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下接社区居民,包括家庭智慧生活等;中连报社,通过挖掘社区潜力,借助智慧社区进行数据分析,引申出更好、更专业的服务,企业从中受益,报社从中创收,从而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道路。智慧社区是一个服务市民百姓的互联网+媒体智能实用项目,它打通了"智能城市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报社服务市民最后一公里"。

  实现"六大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廊坊日报社通过"一、二、三、四、五"思路的实施,初步实现了六大目标:

  一是提高了发布时效。报社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传播效率。突发新闻记者赶到现场后,不超过10分钟就在官方微博上发布,重要新闻不超过1小时,就会图文并茂地在报社所属各媒体的官方微信、客户端、廊坊云报屏和传媒网上播发,如遇重大活动进行网络直播。

  二是拓展了传播范围。报社媒体集群形成了"以报纸传播为基础,以网络和系列新媒体传播为两翼"的全新传播格局,极大拓展了传播范围,扩大了受众覆盖面,提高了党报的传播力,报社各媒体读者和用户总计达到150万。

  三是加强了互动体验。通过媒体融合实现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强化了受众体验。2015年举办各项活动不下百起,其中,"纠风进行时""法律援助热线",通过互动为读者、用户、市民解决600个家庭供暖问题、2000个法律问题、3400个具体民生问题,赢得了良好口碑。针对廊坊高校云集,举办了"廊坊首届校花校草大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增强自信、舞动青春、追逐梦想的舞台。"第七届读者节",编读互动、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纷纷登场,300多家单位参加,2万多名读者参与,创下历届新高。

  四是丰富了资源线索。报社的官方微博、微信和廊坊云报客户端在向市民推送新闻的同时,也接收市民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及信息反馈。报社利用新媒体加大与市政府12345市长专线办公室深度合作和及时互动,在广大市民群众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廊坊都市报》了解到永清县农民红薯滞销,通过报纸和微信融合报道形式,20天内帮助农民销售红薯450万斤。

  五是扩大了媒体影响。因为传播力的提升,受众范围的拓展,党报影响不断扩大。由廊坊日报官方微博首推的环保小说《霾来了》和大气污染防治"蓝天行动"的相关报道,截至2015年4月初,点击量已接近1亿人次,网民转发、评论、点赞达9800多条次,成为新媒体与传统纸媒互动、互推,影响力最大、最为成功的一次尝试。

  六是增加了经营收入。在推进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践中,不仅扩大了媒体影响力,而且实现了经营收入的增长。2015年,在报业"严冬"中,廊坊日报社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多元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了经营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广告收入增长20%,发行收入增长31%,新媒体经营收入增长40%。

  总之,通过我们不懈努力,持续深化报业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经营转型升级,报社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全面提升,媒体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创收连年突破,党报事业快速发展,树立了报社的良好形象。由2005年的一张报纸发展为现在8类23个发布终端;报纸由不足3万份发展到现在的8.8万份;广告收入由不足5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报社总体收入由不足1000万元发展到现在总体收入近亿元。特别是在报业遭遇"严冬"收入普遍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报社实现了2014年、2015年总体收入连续两年逆势上扬,创造了每年增长1000万元、报纸发行每年增长5000~10000份的可喜成绩。同时,1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0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0项,被业界同仁称为"廊坊日报社现象",前来廊坊日报社考察学习的全国兄弟报社络绎不绝。

  (作者: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编:陈永和、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