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协网
首页时事政治协会要闻报业动态传媒聚焦报业人物专题报道文旅视界国际传媒视频直播中国报业网
党报头条网生态城市刊头故事摄影书画会员展厅无人机天下数字报业物流信息建设网
协会要闻 报业人物 生态城市 文旅视界 专题报道 特色小镇 摄影 中国报业网
即时新闻
559亿!中国电影迈上新台阶 银幕总数突破5万块 全国多地联动!建党百年大型融媒采访丽水行活动拉开序幕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报业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当选会长 中国报业协会发贺电并到会祝贺 宁夏报业协会2020年度理事会圆满结束
中国报协网传媒

坚守在奋力追赶的路上——访关国锋

 张晓燕

2015年11月18日16:29    来源:中国报业

关国锋

  关国锋,资深报人,现任河南商报总编辑。河南商报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第二张都市报,早前就已有专家预言了第二张都市报的率先死亡,但在关国锋领导下的河南商报仍在砥砺前进,商报人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心投入,期待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不愧对自己的青春。与关国锋对话,听他讲述商报人的故事,我为他们的奋进与执著深深感动。而作为带头人的关国锋,始终让我觉得理性和活力是如此融洽地统一在他身上。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都市报总编,关国锋在总编圈里还算年轻,他是今年初正式出任河南商报总编一职的。关国锋说他不想成为商报的末代总编,于是,上任半年,推出了全套的改版方案,宣告“从纸张到平台”,要打造“三大平台”来实现河南商报的转型。在现在的报业发展大环境下,在竞争激烈的河南报业市场上,要想实现预期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关国锋将商报的文化概括为一个“二”字,在我眼里,这个“二”就是“敢言敢想敢做”基因的浓缩。祝福关国锋和他率领的河南商报。

  不想当商报的末代总编

  记者:看到几个公号的文章,都把您定义为一个“敢言敢想敢做”的报人,对此,您有何感想?

  关国锋:做这些公号的应该都是新闻人,习惯通过表象和细节来看一个人的本质。这和生活中大家对我的评价差不多吧。

  性格使然。平日里就不喜欢掖着藏着难受着,心里有啥就说啥,认为是对的,会毫不犹豫去做。

  形势所迫。到了媒体生死存亡之秋,再四平八稳、瞻前顾后、按照媒体官场的潜规则办事,毫无意义。

  商报文化的影响。河南商报在河南媒体圈里是有名的“二报”,既是河南报业市场第二,又是一家有个性、有闯劲、有担当的报纸,商报基因就是“敢言敢想敢做”,从社长到总编到编辑记者,再到商报生产出来的各类媒体产品,也无不充满了这种“二”的风格。

  记者:在都市报的总编辑队伍里,您属于比较年轻的,而且是“临危受命”,请谈一下当时的情况。

  关国锋:我自己倒更认为是“任不逢时”。之所以被别人定义为“临危受命”,我想他们是基于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现实才这样说的。

  大环境上,“纸媒将死”的言论甚嚣尘上,报业形势非常严峻,传统纸媒尤其是全国范围内的都市报,广告收入从去年的“断崖式”下滑,到今年的“腰斩式”崩塌,可谓面临生死存亡,形势极其严峻。

  小环境上,郑州的同城报媒竞争激烈,前段时间,东方今报进行了领导层组团竞聘上岗,幕后操盘手正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老社长朱夏炎,这让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上下不敢小觑,对同一个竞争层面上的都市报更是一个重大挑战。河南商报作为报业集团的“二报”,天生具有“护城河”与“急先锋”的使命,自然要在竞争中挺身而出,横刀立马。

  记者:您是郑州市政协委员,这一身份对于河南商报的发展会带来一些便利条件吗?

  关国锋:我是作为台属界别的代表,于2013年当选为郑州市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基本使命,这一身份,确实在工作中对商报的发展起到了一些助推作用。

  2015年初,我上交了关于治理疯狂渣土车等12个提案,这些提案无不聚焦民生热点,有现象、有分析、有建议,被职能部门认为是质量极高的提案。其实,这些提案是河南商报记者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所做调查报告的“提案版”。政府职能部门按规定是必须要对政协委员的提案给予答复的,这就使得商报的舆论力量更加强大。诸如我提出的“渣土车退出机制”,就获得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采纳等。

  记者:现在当都市报总编辑,不同于前些年,不再是“美差”,更多时候面对的是困难、挑战和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些,您认为最该做的是什么?

  关国锋:的确,现在当都市报的总编辑是任不逢时,我常常担心自己成为河南商报的末代总编辑。

  要不想成为商报的末代总编,我就不能当“维持会长”,不能“击鼓传花”,把责任往后传。更何况守土有责,商报读者的流失,就是我这个总编辑的失职。

  身为此时此刻的都市报总编辑,我个人认为,最该做的就是深入思考,扎实调研,勇于担当,积极创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也许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记者:作为一家都市报的总编辑,从您的经历看,您认为最重要的几个素质是什么?

  关国锋:个人认为,首先要有的就是政治意识。要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明白媒体的属性,要明白媒体的首要使命依旧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是市场意识。明白都市报是靠着用户才能活着,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以为是、自娱自乐,乃至自生自灭。近年来很火的“互联网思维”,归根结底就是市场意识,和过去所说的“顾客就是上帝”,本质是一样的。要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更要知道如何全心全意服务好用户。

  第三就是学习创新意识。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过去仅仅是与几家同城媒体竞争,现在则是与本地乃至全国的网络媒体,以及个人自媒体抢用户、抢影响力、抢阵地,不学习新知识就会迅速被淘汰。

  记者:要是给您贴一个标签的话,您认为哪个标签最合适,最能概括您?

  关国锋:“二”,河南商报的“二”。

  在中国传统语言里,“二”的本意是容易犯傻、为人很“冲”的意思。但在河南商报,我们却尊崇“二”,不仅仅是因为商报人打拼出来的位居河南第二的都市报地位,更意味着商报人敢于拼搏、善于学习、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也提醒我们人贵自知,“商报只是第二”,这就意味着我们永远在奋力追赶的路上。而一个奋力追赶的人,决然不会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一个奋力追赶的团队,决然不会是一个坐以待毙的团队;一家奋力追赶的报社,决然不会是一家坐以待毙的报社。

  和谁在一起决定了你的价值

  记者:对于改版,您有这样一句话,“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请问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关国锋:首先要明白“我是谁”——河南商报是一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服务型企业。

  其次要明白“为了谁”。这个谁,就是“公商女”,是当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具体来说,“公”指公务员,他们是最有决策力的人;“商”指商人,他们是最能挣钱的人;“女”指女人,最能花钱的人。

  如果河南商报生产的产品能全心全意为“公商女”服务,让这些最有影响力的人成为河南商报的忠实用户,我们就抓住了当下最有价值的用户,那么毫无疑问河南商报就是最有价值的媒体,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最有价值的产品。

  这就如同狐狸和老虎在一起,就可以“狐假虎威”,鸡和虫子、草在一起,下的就是能卖高价的柴鸡蛋一样。

  记者:从纸张到平台,这是大多数都市报所选择的未来路径吗?但这一转身对于都市报并不容易。

  关国锋:我没资格对别的都市报的发展路径狂妄指点。我只是认为我们河南商报的破局之路就是要“从纸张到平台,从改版到改·造”。

  具体来说,河南商报就是要从一张报纸向“舆论引导平台”“活动组织平台”“经济单位运营平台”这三大平台转变。当然,这一转型过程将十分不易,转型的关键在人,都市报不缺采编人才,但缺经营人才;不缺有政治意识的人才,但缺有市场意识的人才。

  简而言之,既有政治家办报的才能,又懂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都市报而言仍极为稀缺,这些都是都市报转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记者:“影响力+”的概念是您提出的,让影响力变现,我想这是很多老总们都在想的事情。如果影响力都很快变现了,那么现在的都市报就不该是这个局面了。不知道您怎么看?

  关国锋:过去,纸媒大多只有刊登广告这种单一的影响力变现模式。我们提出的“影响力+”,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广告,而是立体的,利用“舆论引导平台”“活动组织平台”“经济单位运营平台”这三大平台进行综合变现。

  所有的媒体都是为影响力而生,因影响力而死。我们商报为“公商女”这一最有价值的用户群提供服务,就是精准用户、分众聚合,在他们中制造影响力,利用影响力在线上线下变现,利用“河南商报影响力+”去积极寻找和创办一个又一个适合我们介入的非报项目和企业,甚至是产业,终极目标就是再造一个以企养媒、以媒壮企的良性生态链。

  当然,“影响力+”需要一个过程,更难免一些坎坷挫折,但这是方向,吸取经验教训,百折不挠走下去,我坚信能成功。

  记者:在河南都市报市场上,有一众都市报存在,现在报业大环境不理想,商报要想探索属于自己的路,并不容易。在您看来,这条路清晰吗?

  关国锋:因为我们无前路可循,无榜样可学,商报想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探索出一条路,注定不容易。但是,从商业逻辑关系上来看,商报目前确定的道路是非常清晰的,只要我们按市场规律办事,搞清楚“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就搞清楚了商报发展的战略问题、道路问题,剩下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了。

  记者:未来,我们到底还需要不需要都市报,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都市报,您能给描述一下吗?

  关国锋:都市报只是一种符号,不同时代的都市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都市报之所以一纸风行20年,就在于它能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为百姓说故事,办实事。互联网淘汰的是承载都市报内容的纸张,而不是都市报贴心贴肺为老百姓服务的思维。

  未来的都市报,我相信依然存在,不过不再单独是一份报纸,而是一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服务性企业,将通过搭建“舆论引导平台”“活动组织平台”“经济单位运营平台”这三个平台,全心全意为当下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用户服务。

  “人枪合一”扩大影响力

  记者:现在报业发展的大环境,您形容为“乱世出英雄,英雄出少年”,在您看来,河南商报就是那个少年之一,对吗?这个“少年”有哪些才华呢?

  关国锋:河南商报就是一个少年,并想成为那个英雄。

  这个“少年”的才华,就是河南商报“二”的精神,就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学习、精诚团结的精神。

  具体到商报的采编队伍来说,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满28岁的生力军,是河南都市报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团队,他们身上都有着商报的文化基因,我相信这个少年能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

  记者:国内的都市报都在探寻可行的发展道路,电商、平台、孵化器、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园等等,在外人看来,有点像“病急乱投医”,您怎么看这个现象?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吗?

  关国锋:这个过程是必然的。全国都市报探寻发展道路中的种种“打乱仗”现象,本质上是媒体人转型的慌乱,是办报文人在向办企儒商转型时的焦灼与慌乱。

  既然无成功之路可循,就应允许都市报人探索和“试错”。但在探索非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市报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自身优势相结合,特别是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相结合,避免盲目跨界,要选择适合自身的项目与产业,专业专注地坚持做下去。

  记者:在我们看来,都市报近来的改版大同小异,效果也是可以预见的。河南商报如何避免改版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出入?

  关国锋:商报这次不是单纯的改版,而是建立在大量深入调研基础上的“改·造”,改进已有的,创造没有的。

  这次改造是立体型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改造、渠道的改造,连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考核机制等都随之改造。

  诸如,单以报纸的角度来看,我们设立了十大原则以避免改版效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出入: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扩大商报影响力为核心目的,以产品为指向设置版面架构……为今后报纸受众的转移埋下种子,最终为影响力变现服务并预留接口。

  再如,我们做公号的原则是:没有影响力的公号不做。

  从实践效果看,我们改造方案实施时间不长,新推出的一些产品就有客户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

  记者:新媒体对我们来说,既爱又恨,如何能让它真正变为报业自己的新媒体,而不再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说起来我们有,但又不顶事。

  关国锋:新媒体是一定要做的。但别指望新媒体拯救纸媒。拯救纸媒,只能靠以企养媒,以媒壮企。

  新媒体是纸媒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一杆好枪,但如果不会操作,人枪不能合一,新媒体也不过是根烧火棍罢了。

  都市报人的思维需要更新,尤其是媒体领导的思维要更新,要知道媒体是什么,思维要适应于市场和用户需求,才能实现人枪合一的状态,从而避免新媒体成为手中的鸡肋。

  记者:您在总编辑任期内,有什么要达到的目标吗?

  关国锋: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党让往哪儿搬我就往哪儿搬,我也不知道我在这个位置上能干多久。但在总编辑任期内,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是在任期内最大化地制造和提升河南商报的影响力,决不能使河南商报的影响力因互联网的冲击而下降;二是与全体报社同仁一起全力构建“舆论引导平台”“活动组织平台”“经济单位运营平台”这三大平台;三是在探索商报“改·造”转型的同时,推动商报采编队伍的“改·造”转型,力求商报的编辑记者不仅成为产品经理,更能够成长为推广经理、营销经理、管理经理。

  记者:前不久您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都市报总编培训班,请问有哪些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

  关国锋:这次与诸多业界同行交流探讨,收获良多,深受启发。

  譬如北京青年报社“进军社区”的探索和尝试、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找准比较优势,构建“媒体+产业”的想法,就给了我很多启迪……

  作为都市报总编辑中的新人,我在此纯属班门弄斧,恳请诸位都市报前辈拍砖指正,更恳请回头拜见取经时,前辈们能赏脸接待。

(责编:李金霞、胡线勤)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协

电话:(010)65363816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协
电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中国报业

电话:(010)65363857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
电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公众号

电话:(010)65363822
微信公众号:党报头条
电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欢迎关注党报头条APP

电话:(010)65363857/3004
欢迎关注扫码下载党报头条APP
电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国报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