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人民网>>传媒>>中国报协网>>中国报业>>2013年8月

深入改文风要做好制度设计

金昌龙

2013年09月13日15:24    来源:中国报业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 金昌龙

  中央“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尤其是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给地方党报的报道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出台了进一步改进文风的实施方案。作为我国最基层、覆盖面最广泛的地市党报,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和地市党报特点,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规定和“走转改”精神,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重大而现实的政治和实践课题。因此,做好改文风的制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地市党报要在进一步深化“走转改”实践和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在基层、在路上、在现场”的采编思路,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党报的品牌影响力。

  以“全球视野、百姓视角”做好政务报道

  地方党报的定位是党委机关报,其主要受众是各级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白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面对这样的读者群,地方党报要根据自身的定位,明确报纸的版面内容和重点,将国内外和本地的重大时政、经济新闻作为主要报道内容。地方党报改文风,必须在时政新闻上多动心思、多花功夫,以全球视野和百姓视角报道政务新闻,从政务活动中获取并发布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有效信息。通过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简化报道形式,丰富报道内容,让时政报道新闻化。

  首先要增加有效信息。党报要给受众带来实用资讯,就要适应受众的阅读需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芜湖日报》为例,报纸头版头条一般不超过1000字,消息800字以内,其他版头条1200字以内,领导一般性活动300字左右。这样就腾出了大量版面,让位于实用新闻。头版新闻版稿件总量(含图片、图表、链接、资料、短评等)不少于12条,专刊周刊稿件总量不少于6条,每版图片图表不少于2幅。此外,报纸打破头版基本无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的惯例,曝光台专栏经常出现在头版,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

  其次要创新语言风格。语言要精炼朴实、清新通俗,不拖泥带水,提倡“短、实、新”,力戒“假、长、空”。多用群众喜闻乐见、鲜活生动的语言,摒弃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杜绝抄录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将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

  第三要精心美化版面。在标题、图片和版面上下功夫,让党报可读,让新闻耐读。标题制作要简洁明快,准确表达文章的主题;文章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力求体现新观点、新思维、新语言;新闻图片提倡抓拍,力求鲜活生动,体现拍摄者的思想观点;图片说明要准确简洁,杜绝笼统模糊的表述。版面风格要做到“端庄、简洁、大气”,图文并茂,布局均衡。

  增强策划和品牌意识,使新闻和版面创新常态化

  新闻策划是改进文风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多年来,芜湖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策划,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努力使内容和版面出新出彩。

  一是在“走基层”上下功夫。基层走得越深入,新闻就会越新鲜。政务新闻减少后,采编人员将重点放在走基层上。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报社先后策划了“新春走基层”、“关注民生 服务民生”、“展示民企风采”等系列采访,记者们进企业、到地头,捕捉鲜活事例,丰富报道题材。报社走基层系列策划多次得到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

  二是在经济报道上做文章。作为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芜湖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芜湖日报》注重强化经济报道,设置经济专版,对经济热点进行深度分析解读,不仅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扩大了党报的受众面,也得到当地企业界和金融界的认可。今年4月,经济专版刊发了题为《创新创业激发江城民营经济春潮涌动》的报道文章,得到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的好评,认为该报道通过深入采访20余家民营企业,从“团队、技术、人才、设备、资金、品牌、执着、企业文化”等关键词入手,总结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

  三是在“党报热线”上解难题。2012年,芜湖日报“党报热线”专栏被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安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报社充分发挥专栏的作用,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市民在咨询医保、教育等民生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党报热线,党报的公信度和影响力得以提升。报纸开设“曝光台”专栏,公布热线电话,对提供新闻热线的市民给予奖励,促进了党报与市民的互动,也及时反映了市民强烈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如针对农村电线绕着屋檐田间穿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刊发了《百余户村民打响“农电安全保卫战”》的报道文章,促使供电部门很快着手整改,消除了隐患。再如《莫让步文亭成为“不文亭”》、《青山河违法汽渡为何屡禁不止》、《物业公司强制收取物业费合理吗》等报道,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四是在言论立报上提高度。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芜湖日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在坚持办好“时评”专版的同时,在一版开设“江声”、“中江时评”专栏,紧扣社会现实和人们关心的热点设置话题。报社经常组织评论员座谈会,发展特约评论员队伍,提高评论稿件的质量。为倡导调查研究的作风,芜湖日报将“理论与实践”专版改为“调查研究”专版,调研文章紧扣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突出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理论高度。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改文风的内在动力

  围绕报纸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变革,报社出台了进一步改进文风的制度措施。从树立正确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报道形式、优化报道内容、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新闻采编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报社进一步完善了业务绩效考核办法,为采编人员改文风提供机制保障。

  与此相配套,报社相继制定完善了《芜湖日报采编管理流程及出版管理规定》、《芜湖日报绩效考核分配办法》等规章制度。在考核评定方面,向“短、新、实”稿件倾斜,凭材料写稿的不予计分,而对深入现场采写的“活鱼”,则给予正常稿件5至10倍的计分,鼓励记者由“写得多”向“写得好”转变。此外,加大对差错、不实报道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采编行为。

  报社编辑部还出台了即评即奖办法,对获得省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表扬的稿件给予奖励,推荐“短新实”和符合“走转改”精神的稿件参加全国及全省各类好新闻评比,用政策导向激励记者转作风改文风。在2012年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芜湖日报刊发的《医药分开“芜湖模式”探路“二次改革”》被评为(报纸通讯类)二等奖,成为芜湖日报创刊以来新闻作品获得的最高奖项。稿件刊发后不仅得到了当地医疗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更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为巩固“走转改”成果,报社要求媒体及其部门负责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采访不少于2个月,每周不少于1天;编辑记者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蹲点采访。针对近几年新进人员较多的现状,报社进一步强化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鼓励采编人员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多开展参与式、体验式采访,多反映群众的感人故事、动人事迹和催人奋进的典型事例,杜绝空洞乏味的报道。

  (作者: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芜湖日报总编辑)

  原载于2013年8月总第328期《中国报业》                                            

(责编:陈晓、胡线勤)

传媒产业更多

经 营

投 资

广 告

发 行

媒企互动

图说天下更多>

访谈﹒直播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友情链接

| 信息产业部 | 文化部 | 国家广电总局 | 新闻出版总署 | 国家版权局 | 新华传媒 | 中国记者网 | CNNIC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上海报网 | 传媒 | 中国广告网 | 北京大学新媒体 | 新闻记者 | 中国记者 | 青年记者 | 中国网联网 | 今传媒 | 新闻与写作 | 湖北传媒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 传媒培训网 | 中国出版网 | 华夏记者网 | 新闻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文明网 | 中国记协 | 中广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东方网 | 千龙网 | 浙江报业网 | 龙源期刊网 | 传媒网论坛 | 新民网 | 新华月报网 | 艾瑞咨询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新华网互联网频道 | 中国产业报协会网 | 中国产业网 | 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 中广互联 | 山西出版传媒网 | 广播电视信息 | 新浪传媒| 网易传媒 | 龙新网 | 搜狐传媒 | 天津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摄影报摄影大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