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人民网>>传媒>>中国报协网>>中国报业>>2013年8月

夹缝中开辟新天地——《黔西南日报》副刊“人生百味”的成功实践

陶昌武

2013年09月13日15:21    来源:中国报业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 陶昌武

  在传媒业异常繁荣、媒体形式丰富多样、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的今天,作为地方党报的《黔西南日报》,有一个读者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人生百味”。这个副刊栏目不仅在三次改版中被保留下来,而且成为众多读者的“精神的家园”和“停泊心灵的港湾”。

  这是栏目组在原有副刊无法超越和突破的情况下,从新闻和文学的夹缝中开辟出来的一片新天地,是采编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大胆尝试、苦心经营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特刊部结合报纸的具体实际,在新闻和文学、正刊和副刊的夹缝中,开辟了“人生百味”栏目

  2006年初,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省报和全国性知名大报的挤压,黔西南日报社决定,将报纸的第5至第8版改为特刊,要求在原有每周一期文学副刊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副刊版面。

  是每周上两期文学副刊,还是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

  之前,我们在长期的副刊编辑实践中,经常收到无法归入某类体裁的稿子。这些稿子篇幅不长,相当部分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且写法多种多样。由于没有适合的版面,很多内容不错的稿子被搁置起来。

  讨论过程中,刚从乡下采访回来的记者说了一件事:一位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得到过一位县领导的帮助,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表示感谢。春节前夕,在外打工的儿子带回来一箱苹果,他认为很宝贵,便专程给那位领导送了几个去。当他经过两天的跋涉,将苹果放到领导办公桌上时,苹果已经被他的体温捂熟。

  大家觉得故事很有意思,但既不能写成新闻稿,也不足以架构一篇小说。而事实上,我们觉得也不必放大,将事实本身记录下来,已经很有深意。

  新办的副刊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发表诸如此类的文章为主,区别专门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书画作品的文学副刊。于是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定位:稿子应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应是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感受和体验,应是柴米油盐、七情六欲及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人生体验,应是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丑恶的鞭笞。我们将栏目定名为“人生百味”。

  我们从过去积累下来的来稿中,选择了几篇比较精彩的,并出了一些题目,约请几位重点作者执笔,组织了第一期稿子。

  实践证明,这个栏目既给那些没有适合版面安排的来稿找到了出口,也为扩大作者的视野和取材范围提供了平台。

  ◎“人生百味”成了众多读者争相阅读的版面,成为报纸彰显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阵地,成为实践“三贴近”、体现可读性和吸引力、展示“走转改”成果的窗口。不少读者将其喻为“精神的家园”、“停泊心灵的港湾”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人生百味”推出的当天,就有读者来电表示祝贺和支持,希望继续办好。“每当报纸一到,我迅速浏览一下新闻版的标题,然后直接进入'人生百味'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之中,感受它对我灵魂的抚摸和触及”。这是一位忠实读者由衷的赞美,也是众多读者的心声。这些读者中既有普通市民、一线职工,也有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更有不少读者将其辑录起来,装订成册收藏。

  在读者热心追捧的同时,作者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新闻版块的编辑为稿源紧缺、特别是好稿奇缺而焦头烂额时,“人生百味”的投稿邮箱多次被挤爆,责任编辑在巨大的工作量面前,不得不重新注册邮箱。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栏目里的文章既好读又好写,很多读者很快成为作者。作者群中包括党政领导、知名作家、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员工、中小学师生、农民工等等。受众的踊跃支持,为提高栏目的质量和品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取材现实生活,内容无所不包,大到世间万象、众生百态,小到个人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均可纳入笔端

  纵观栏目里发表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可谓包罗万象。大款的吝啬可以关注,穷人的慷慨可以赞美,官员的作秀可以指责,小人物的勤奋可以褒奖;与救护车抢道可以追问,私家车空乘率高可以探讨,扶贫资金放水不到田因了什么,农民为何争相成为房奴……有的是一段感想、有的是一篇故事、有的是一次见闻、有的是一个哲理、有的是一则轶事、有的是一句语录。

  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将其分别纳入“不吐不快”、“心灵站台”、“非常感受”、“人间真情”等专栏。这些来稿中,有的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针对性,虽然不像新闻那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要素齐备,但读者却能感受到,这些都是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中提炼、引伸、借鉴出来的,只是在写法上换了一种让读者更能接受、更加巧妙的方式。

  每期六七篇稿子组合在一起,每篇稿子展示一副表情、一则感受、一种状态,因此读来格外亲切,让人感受到带给心灵的滋润和洗礼。

  ◎表现形式多样,体裁丰富多彩,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幽默明快,适应了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阅读需要

  首先,从体裁上看,可以将其列入大散文的范畴,但又不全像散文,具体地说,有的像故事,有的像杂文,有的像寓言,有的像言论,有的像微型小说。因此,读来有杂文的辛辣嘲讽和诙谐幽默,有故事的娓娓动听和温馨可人,有小说的跌宕起伏和起承转合,有散文的明快隽永和别有情致,有寓言的哲理思考和意味深长。

  其次,从风格来看,不管什么体裁,我们都要求用事实说话,寓严肃说教于轻松的讲述之中,不居高临下板面孔,不故作高深装老成,不无病呻吟引关注,不无的放矢假大空,从而做到了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轻松愉悦,清新可人。

  第三,篇幅短小,非常适合当下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阅读需要。栏目文章超过千字的极少,多数在四五百字,有些甚至只有一两百字。读者在工作学习间隙,随时可以捧读,哪怕是在公交站台等车,也可以浏览一两篇。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搞好配合,与时俱进,既兼顾报纸的时效性,又彰显专栏的影响力

  作为报纸副刊,“人生百味”栏目的文章文学性较强,但我们在体现多样化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一根本职责。

  多年来,遇有特殊重大事件,我们常常会策划相关选题,约请作者写稿。在2008年中国南方雪凌灾害、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旱灾期间,我们围绕“抗灾救灾、奉献爱心、重建家园”这一主题,组织了多个专版,受到广大读者和党政有关部门的称赞和好评。

  每年春节、元宵、国庆等节庆日到来时,我们都要推出专版。这些专版紧扣一个重大主题,作者从各自的视角、立场、观点出发,抒情写意,可谓既丰富多彩又各有千秋。

  ◎紧扣时代要求,增强视觉效果,让读者从图片中感受百味人生

  除文字稿之外,“人生百味”还开辟了“图说世象”专栏,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选用一两幅图片或漫画,并配以简短但富于哲理、诙谐幽默的文字解说,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态和人生的五味杂陈。

  “人生百味”的成功实践证明,尽管在广播、电视、刊物和新兴媒体的挤压下,报纸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仍然有创新和成长的空间。

  (作者:《黔西南日报》特刊部主任)

  原载于2013年8月总第328期《中国报业》                        

(责编:陈晓、胡线勤)

传媒产业更多

经 营

投 资

广 告

发 行

媒企互动

图说天下更多>

访谈﹒直播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从网络大国迈进向网络强国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

友情链接

| 信息产业部 | 文化部 | 国家广电总局 | 新闻出版总署 | 国家版权局 | 新华传媒 | 中国记者网 | CNNIC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上海报网 | 传媒 | 中国广告网 | 北京大学新媒体 | 新闻记者 | 中国记者 | 青年记者 | 中国网联网 | 今传媒 | 新闻与写作 | 湖北传媒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 传媒培训网 | 中国出版网 | 华夏记者网 | 新闻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青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文明网 | 中国记协 | 中广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东方网 | 千龙网 | 浙江报业网 | 龙源期刊网 | 传媒网论坛 | 新民网 | 新华月报网 | 艾瑞咨询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新华网互联网频道 | 中国产业报协会网 | 中国产业网 | 中国电视批评论坛 | 中广互联 | 山西出版传媒网 | 广播电视信息 | 新浪传媒| 网易传媒 | 龙新网 | 搜狐传媒 | 天津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摄影报摄影大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