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加快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對於堅持中西醫並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在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中,中醫藥有著幾千年的發展史,世界各民族天然藥物的使用與發展歷史更是源遠流長。傳統藥物作為天然藥物重要組成部分,毒副作用較小,安全系數較高,用藥歷史悠久,一直為中華民族繁延昌盛和世界各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全世界是多民族共同體,各個民族對傳統醫藥發展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各民族的特色藥材針對於本民族人們的生活特點和常見疾病給出了較為明確的治療方案,同時也豐富了世界醫藥寶庫。全面和系統的研究天然藥物的綜合性學術體系,是全世界醫藥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中藥在我國古代被稱為“本草”。古埃及用紙草制作的文書即紙草書(papyrus)來記錄藥物,古印度的吠佗經(veda),巴比倫亞述的古碑文和埃伯斯伯比書(Ebers Papyrus)中,以及瑪雅文明史跡對草藥的記述均記載了當地民族傳承和使用的藥物。這些古典藥學史記,奠定了世界天然藥物發展的雛形。到了古羅馬時期,被后人稱為醫聖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以及其后的戴歐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編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書,收藥500余種,該書被認為當時藥物學的主要著作。古羅馬杰出的醫學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對植物制劑技術創造性的研究工作,被稱為藥劑學的鼻祖等,這些學者,特別是世界各地區的勞動人民,對古代醫藥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到了中世紀(約3∼15世紀),阿拉伯人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醫學遺產,博採兼收了中國、印度和波斯等國的經驗,編著的《醫典》總結了當時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藥物知識,對后世影響頗深、被奉為當時藥物學的經典著作。
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以個體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辯証關系,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了藥學、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方面學科的豐富知識。
“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則集東漢以前本草學之大成,全面、系統、詳實的記載了數百年的臨床用藥經驗,書中記載中藥365味,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全書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朴,成為中藥理論精髓。到了東漢時期,我國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這部書的主要內容是論熱病,全書共113方,用藥80多種,經過長期的臨床應用和現代科學分析研究,這些藥物被認為大部分是有療效的。《金匾要略》是《傷寒論》的主要部分,共分為3卷,25篇,包括40余種疾病,載方劑262首,總結了漢以前治療雜病的經驗,對世界內科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陶弘景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撰著《神農本草經集注》共7卷,載730藥種,為本草學和天然藥物學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公元659年唐朝政府主持修訂頒布了《新修本草》。全書共54卷,載藥890種,內容豐富,取材精要,是我國和世界第一部由國家政府編撰頒布的第一本藥典。在方劑學方面,葛洪《肘后備急方》是我國方劑學的奠基著作之一。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同樣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到了明代,醫藥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理論與實踐的進步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代。主要有《本草集要》、《本草品匯精要》、《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了。該書以病原為綱,列主治藥名及主要功效,全書共有五十二卷,卷5∼52為各論,收藥1892種,附圖1109種,附方余11000個,分列於相關藥材之后,詳細說明該藥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
《本草綱目》集本草之大成,對16世紀以前我國藥物學進行了相當全面的總結,為后世本草學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資料與經驗,是我國和世界藥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專著。到了清代,以趙學敏為代表的本草學家編撰《本草綱目拾遺》,這是補充修正《本草綱目》的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藥學著作,代表了清代本草學的最高成就。
到了現代,在衛生部的領導下,由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衛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匯同全國九省、二市有關單位共同協作,開展《全國中草藥匯編》的編撰工作。全書文字部份分上、下兩冊,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分別於1975年和1978年出版。正文收載中草藥2202種,附錄1723種,連同附注中記載的中草藥,總數在4000種以上。每項下設有藥名、別名、來源、形態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飼養要點、採集加工、炮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處方、制劑、附注等,附圖余幅。1977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藥大辭典》,該書由江蘇新醫學院編纂,分上冊、下冊、附編三本。全書約1000萬字,收載中藥5767味,附有原植物及藥材圖約5000幅。
《中藥辭海》是由中藥辭海編輯工作委會編輯的一部劃時代中藥巨著,分四卷,1993年起由中國醫藥科出版社出版。全套書約二千萬字。
《中華本草》是建國至今最為輝煌的一部本草巨著,《中華本草》有全集本和精選本兩種版本。全集本共34卷,其中前30卷為中藥,中藥部分包括總論1卷,藥26卷,附編1卷,索引2卷,共收載藥物8980味,插圖8534幅,約2200萬字,引用古今文獻1萬余種。
2001年,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本草綱目》,該書由黃泰康、丁志遵、趙守訓等主編,該書是一部系統性的中藥本草工具書,共收載條目7871條,每一條目由藥名、概況、生藥、化學、藥理、藥性、功效、主治、臨床應用等方面組成。全書所收載條目體現了新、全、精、實用的特點,對澄清品種混亂、提高鑒定技術水平、保証藥材質量、制定藥品標准、開發利用新的藥材資源、促進中醫藥學的發展均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為了更進一步總結人類天然藥物的發展歷史,拓寬天然藥物典藏的使用范圍,凝練和整理出代表世界天然藥物發展的綜合研究成果,造福人類身心健康,在前人大量的科學研究、臨床用藥資料和歷史典籍基礎上,編撰《天然藥物藏》。《天然藥物藏》由大國學編撰工作委員會主編,對典籍編撰進行統一策劃和指導,同時匯同全國50多個醫藥院校及科研院所的1200余名專家,歷時十余年,共同協作和參加了這一天然藥物學分典的宏偉工程。該典藏也得到醫藥學界的高度關注和社會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天然藥物藏》共3960萬字,41卷,收入天然藥物達10500余種,涉及730個科,其中數量最多的前十個科分別是菊科(512)、豆科(488)、薔薇科(337)、毛茛科(297)、唇形科(271)、百合科(245)、禾本科(227)、蘭科(181)、大戟科(172)和傘形科(168)種,而䲢科、鰩科、螲蟷科、攀雀科、鷦鷯科、鱈科、鰻鰕虎魚科、鯙科、鸊鷉科、鱵科和鯔科等300余個科多為冷背藥材收入典藏裡面種類較少。《天然藥物藏》多數藥材都配有原植物圖或藥材照片插圖,便於讀者查閱。在編撰過程中,編撰人員參閱了大量的國內外醫藥典籍和文獻,結合現代醫藥研究成果,對所列藥材進行了系統的歸類和整理。內容涉及天然藥物的基原、種植、化學、藥理、炮制、制劑、臨床應用等醫藥學科的各個方面,內容豐實翔實,體例設置全面,充分揭示天然藥物的本草學地位和歷史地位,客觀地體現了世界天然藥物的學術思想,是對世界醫藥發展史的重要總結。
通過本典藏的編撰研究,不僅對中國傳統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特別是對世界人類繁衍與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典籍中所列的這些藥材,有的具有明確的藥效物質基礎、有的有民間用藥歷史的詳細記載,這為天然藥物的應用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中西並重任重道遠,正確處理好守正和創新的關系,發揮好中西並重的各自優勢,才能彰顯其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健康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