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傳媒聚焦

融媒造“爆款” 全媒體時代的湖南新媒體作為

紅網 張金東

2019年11月28日10:01    來源:中國報協網

  編者按:“有容乃大,深融致遠”。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記協、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新媒體大會將在長沙舉行。這是繼去年中國新媒體大會在北京舉辦后,首次移師湖南。湖南在新媒體平台開拓上如何奮勇爭先?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又是個怎樣的光景?內容建設上的“融”字大文章又是如何書寫的?紅網時刻新聞為您一一解讀。

  守正創新,爆款迭出

  手機互聯時代,技術引領、內容為王。但如何制作精品、打造爆款,成為新媒體人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近年來,湖南主流媒體順應趨勢,大膽創新,“烹飪”出一道道新媒體氣質濃烈的移動互聯網作品大餐。

湖南日報推出的新媒體創意互動作品《苗寨“十八”變》

  不久前,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來自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等單位共17件作品獲獎,湖南媒體軍團獲得“大豐收”,其中新媒體產品格外引人矚目。

  新湖南客戶端移動直播《益陽南洞庭下塞湖拆圍收官戰》、新媒體創意互動《苗寨“十八”變》獲二等獎。其中,《苗寨“十八”變》運用新媒體技術將音頻、視頻、全景航拍、H5等多種表達方式完美融合,極大地提升了讀者的閱讀和互動體驗感。

  湖南廣播電視台推送的電視專題《新聞特稿:十八洞村這五年》、芒果TV客戶端推送的《我的青春在絲路》,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報送、以致敬改革開放40年為主題的作品《H5丨改革開放40年·長沙有多“長”》以手繪長卷+動畫+視頻+拼圖的新穎表達形式,成功斬獲一等獎,實現了紅網內容建設史上的新跨越。這是紅網第五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也是中國新聞獎設立“媒體融合獎項”以來,紅網首次將該獎項收入囊中,意義非凡,含金量十足。

致敬改革開放40年作品《H5丨改革開放40年·長沙有多“長”》

  榮譽的背后,是湖南各主流媒體推進媒體融合、探索內容創新、致力推動精品工程的孜孜追求。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了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線。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一項緊迫課題。

  湖南日報破除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藩籬,制定深度融合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每天組織生產的圖文、音頻、視頻、VR、H5、互動程序、大數據直接導入等多媒體新聞產品1500多條,生產效能提高10倍以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批“主流網紅”誕生:“敏堅會客室”“小蘇帶你看兩會”“柳小Q脫口秀”,收獲點贊無數。

  湖南廣播電視台正逐步打造芒果融合生態,構建融合傳播矩陣,形成“一雲多屏、兩翼齊飛”的融合傳播格局。芒果TV與台新聞中心、湖南經視、湖南都市等優質內容生產團隊打通,創新性打造多屏交互式宣傳路徑,先后創新推出《我的青春在絲路》《我愛你中國》《可愛的中國》《趕考路上》《不負青春不負村》等20余部主旋律新聞大片,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芒果台新聞大片現象”。

  近年來,紅網堅持移動優先,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新聞生產、傳播、服務全過程,加快轉型步伐,重構生產流程,創作出一系列可圈可點的融媒體佳作。

  虛擬雲演播、AI短視頻、微視頻、動漫、動圖、H5、手繪、快閃、海報等全息媒體手段齊發力,紅網實現了新聞作品的融合創新,增強傳播力和到達力,極大提升了傳播效果。策劃出品了《小蟹觀兩會》《漫“談”絲路︱看過往五年,湖南如何在“一帶一路”顯身手》《視頻丨火遍中國的這張A4紙,背后有更多的感動》等一批現象級作品,實現了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全方位創新,令網友耳目一新。

  延伸觸角,重塑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當前,移動新媒體已經毫無爭議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截至2018年底,我國手機網民已達8.1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達98.6%,通過手機獲取信息,已經成為網民的普遍習慣。

  湖南各大主流新媒體順應手機互聯網發展大勢,延伸輿論觸角,建設了一批自主可控的新媒體陣地,一批導向鮮明、觀點新穎、見解獨到的作品和欄目應運而生。

  黨報評論被賦予了重大責任和使命。近年來,湖南日報把評論作為提高輿論引導力和內容影響力的核心要素來抓,提出“讓言論評論成為黨報旗幟上最亮的那抹紅色”的響亮口號,強化領導力量,充實評論隊伍,擴大評論陣地。“湘聲”“晨風”“寧心”系列評論,積極適應新的傳播形勢,充分運用新媒體平台開展網上傳播,為網絡時代的內容為王注入了一股“冒熱氣”“沾泥土”“帶露珠”的時評清風。

《我的青春在絲路》傳遞青春力量,取得良好反響

  湖南廣電堅持新聞立台立網,注重展現新時代背景下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堅定信念。《我的青春在絲路》就是其強化台網深度融合的成果,平民化的視角,緊密貼合受眾收看習慣,直觀傳遞青春力量,取得良好反響。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先后發文,表揚節目以小見大感染力強,融合傳播影響力大。節目制作具有國際聲道的海外版本,同步投放到芒果TV國際版App和YouTube等國際平台進行推廣,獲得了6525多萬人次的點播量,新浪微博的同名話題討論,也吸引了超過2000萬的閱讀量。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紅網評論《熱眼“螃”觀丨為遭不實舉報干部正名之后,哪些人該警醒》摘得三等獎。

  該網絡評論為長沙市紀委為7名遭受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點贊,亮出了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鮮明態度。鮮為人知的是,該評論的首發平台是一個“年輕”的微信公號——“觀潮的螃蟹”。

  2018年5月,紅網打造了微信公號“觀潮的螃蟹”,甫一面世,就以獨到的觀察視角、專業的深度探究、全新的話語體系,在國內近3000萬個微信公號普遍走向式微的大勢下逆勢而上,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高端用戶的垂愛,成為業界高度關注的“風向標”,與眾所周知的紅網名牌欄目“紅辣椒評論”一道,構筑起紅網“觀點立網”的原創兩翼。

  除了“觀潮的螃蟹”,2018年6月初,“紅網雲”平台正式上線,實現了電視台、網站、兩微一端、報紙等媒體的全面融合。研發了融媒體雲平台十大子系統,對內建設“中央廚房”,實現紅網內部全平台聯動,實現了採編流程的再造。2019年,“時刻”8.0版本華麗起航,標志著主流黨媒順應媒體融合發展的大潮,向著紅網追求的“媒體業態場景化、話語體系清新化、服務功能便民化”目標做出重要探索。

  搭建橋梁,扛起擔當

  心系百姓,主動擔當。湖南新媒體及新媒體人以民生視角,守望良知,引導輿論,以堅定的職責使命推動社會進步。

  今年7月,紅網連續兩場直播帶領網友“試吃”山貨,同時聯動紅網PC、時刻新聞APP、LED新聞聯播網等“網報端微視屏”六位一體傳播矩陣,讓甘肅文縣深閨之中的“寶貝”們走出大山,通過手機屏幕、戶外大屏,走進千裡之外的湖南,讓精准扶貧的聲音在湖南走街串巷。

紅網直播助力精准扶貧

  投身精准扶貧,湖南媒體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助力吶喊,從不曾缺席。近年來,省委宣傳部組織湖南日報社、湖南廣播電視台、紅網等媒體制作刊發了系列扶貧公益宣傳廣告,助推深度貧困縣“一縣一品”公益活動。

  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戰線的殷切期望,也是對新聞記者與時俱進的要求。脫貧攻堅一線,是踐行“四力”最好的戰場。

  今年4月,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和省記協做出部署,從省直新聞單位和央媒駐湘機構選派20名編輯記者下沉到20個貧困縣,開展為期9個月的新聞扶貧,協助當地做好扶貧攻堅相關報道工作。

湖南廣播電視台精准扶貧公益廣告

  記者在扶貧一線,積極參與到扶貧行動中,見証脫貧攻堅歷史進程,挖掘出不同層面的經驗做法和先進典型,全面、立體、生動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以內生“四力”促傳播“四力”。今年以來,紅網繼續主動把報道視角下沉,傾聽百姓心聲,關注民生實事,創作推出了一批接地氣、有溫度的好故事、好作品。其中,“湖南最后的慢火車”系列報道,彰顯了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人民的使命擔當,全網總點擊超過2.5億次。

  以新媒體為載體,以人民為中心,搭好打通“最后一公裡”的民生橋。建立了全國首個網上群眾工作部,紅網《百姓呼聲》《問政湖南》欄目成為名副其實的走好網絡群眾路線的首選平台,許多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時代在變,技術在變,載體在變,湖南新媒體人的初心和使命、責任和擔當,從未改變。守正創新,踐行“四力”,湖南新媒體永遠在路上。

(責編:金春妮、戴靖)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