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傳媒聚焦

新聞輿論生態呈現新特征

原平方(北京城市學院公共管理學部副教授)

2019年03月18日10: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新聞輿論生態呈現新特征

  從文字、印刷術的出現、電訊技術的產生,到如今移動互聯網的普遍使用,人類傳播經歷了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的加速度迭代發展,人們獲取、發布和傳播信息的方式前所未有地方便和快速,信息傳播內容及過程也史無前例地“全程”與“全效”,正如習總書記強調的,“全媒體不斷發展,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換言之,全媒體的傳播特點形塑了新的輿論生成模式,新聞輿論生態呈現出了新的特征。

  首先,是傳播渠道移動化。根據2018年8月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02億,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中使用手機接入互聯網比例高達98.3%,移動互聯網正在引領智能社會的發展﹔微信、今日頭條和新浪微博三家頭部新媒體平台動輒數億的日活躍用戶,也從側面反映出,新媒體平台對用戶時間的吸附正在加深,新媒體賦能在廣度上正呈現賦能對象的“全民化”趨勢、在深度上呈現賦能程度的“社會化”趨勢,信息通信技術的飛速推進和5G時代的到來、以數字化為核心的“移動化新媒體生存”已經成為國人最基本的生活形態﹔具有強社交屬性的移動互聯網很快成為社會輿論生成的最重要孕育場,成為各種各樣言論與思潮交流、交融、交鋒的媒介與載體,對社會輿論的傳播和流行形成巨大影響。

  其次,是輿論主體多元化。在尼葛洛龐帝看來:“數字化生存天然具有賦權的本質”,體現在信息權力的分配與對公眾賦權的過程中,網絡技術給普通民眾的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信息發布零門檻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廣泛參與到信息的生產與傳播過程中,成為信息傳播中平等的一員,新聞傳播日益呈現人人傳播、多向傳播和互動傳播的特點。然而,尼葛洛龐帝所始料未及的是網絡技術的疾速發展也使得“人們在盡享資訊便利和選擇自由的同時,日益煩惱於互聯網上呈現出來的失序和各種不確定性的放大”,具備多種積極特性的“網絡技術”固然為民眾實現了自我賦權,具有媒體傳播屬性的平台層出不窮,但這也同時模糊和重新定義了傳統所謂“主流”與“非主流”、“權威”與“非權威”等概念,改變了人們評價社會公共話題的參與模式,傳統的信息傳播格局被打破,輿論主體多元化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眾聲嘈雜、無所適從。

  其三,是群體意識失焦化。伴隨公民話語權的提升和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高漲,面臨新媒體也成為社會輿論的源頭。一方面,網絡等新媒體越來越成為廣大普通群眾表達心聲、願望及訴求的重要陣地,滿足了公眾“知情”和“表達”的欲望﹔另一方面,具有匿名化和交互傳播優勢的網絡表達同時讓所有參與者擁有一種“屏幕前的安全感”。在新媒體構成的輿論場中,網民的個人表達容易引發共鳴從而轉化為很大范圍的群體表達,形成一定程度上“圍觀”的公共話題,群體意識可能“失焦”,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后果。另外,一些具有商業屬性的自媒體有時為追逐刷屏效應、尋求商業利益所制造的所謂“爆款”內容,不斷擠壓和侵蝕新聞輿論工作空間,嚴重損害了公共利益、消解了整體的族群意識。

  其四,是輿論生產情緒化。網絡傳播加快了輿論形成的廣度與速度,更多的人可以更便捷地發表對熱點事件的看法,其中既有理性的建議,更有情緒化的宣泄,甚至還有不顧事實和道理、盲目迎合受眾情緒與心理而故意捏造的虛假信息,輿論構成漸趨復雜,社交平台所奉為圭臬的算法推薦進一步助推了“后真相”現象的泛濫,而社會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則成為輿論熱點不斷變化的重要推手,多元訴求促使各方聲音迅速崛起,網民在相互碰撞和激蕩的互動中凸顯自我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公眾的復雜感受和表達焦慮,輿論生產某種程度上表現出情緒化的特征,嚴重沖擊著新聞觀的真實性底線。

  總之,隨著全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新聞傳播日益呈現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特征,國際國內、線上線下、虛擬現實、體制內外等界限越來越模糊,隨時隨地的移動傳播方式、技術賦權所擴大的傳播主體、日益分裂的群體意識和情緒化的輿論生產使得輿論引導、凝聚共識的難度大大增加,新聞輿論生態漸趨復雜化。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要求更加顯得切中要害、勢在必行。隻有這樣,新聞輿論工作才能適應輿論生態變化,在多元中立主導、在眾聲中謀共識,把握時度效,切實提高新聞輿論引導力。

(責編:戴靖、李秀梅)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