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協網
首頁時事政治協會要聞報業動態傳媒聚焦報業人物專題報道文旅視界國際傳媒視頻直播中國報業網
黨報頭條網生態城市刊頭故事攝影書畫會員展廳無人機天下數字報業物流信息建設網
協會要聞 報業人物 生態城市 文旅視界 專題報道 特色小鎮 攝影 中國報業網
即時新聞
559億!中國電影邁上新台階 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向澤映當選會長 中國報業協會發賀電並到會祝賀 寧夏報業協會2020年度理事會圓滿結束
中國報協網傳媒>>傳媒產業

傳統影評如何面對新媒體

蘇七七

2018年10月09日10:1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傳統影評如何面對新媒體

  電影評論作為文藝評論中的一個分支,形態本身是多元的,並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在紙媒時代,電影評論可以就其發表媒體來分類,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是嚴肅的文本分析及理論探討,在大眾媒體上發表的是面向普通讀者的影片介紹或觀后感。前者是學術領域的研究性工作,后者是大眾傳播領域文化消費的一個環節。本文所討論的“傳統影評”,主要指的后者。學術性電影評論的基本形態非常穩定,受新媒體的影響很小,而面向大眾的影評,從紙媒時代到新媒體時代,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當這類影評的受眾從線下轉到線上時,正如麥克盧漢所說,“媒介即信息”,媒介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同時也在塑造著內容的新形態。

  在紙媒上發表的影評,隻有極少量的配圖,評論中對情節人物的概述,對電影語言的分析,完全是通過文字來再現的。這種符號的“轉譯”,是傳統影評的重要特點。從視聽語言到文字語言,是信息的選擇、擷取、剖析,它必然會帶來信息量的流失,同時加入了評論者的感受與觀點。因此,傳統影評的“再創作”程度是很大的,好的影評人文字水平必然是很高的,好的影評也有相當強的文學性。

  在這個轉譯過程中,影評的“評”,面向作品的主題、情節、結構、人物塑造、語言方法、美學高度、思想傾向等各個方面,在一篇具體影評中,雖然有所側重,但綜合性很高,並且有一個完整的邏輯過程。無論是一篇淺顯的,主要討論對情節與人物細膩感受的觀后感,還是一篇專業性較強的,對電影語言有相當素養的作品分析,更或是一篇站在產業的或電影史的角度進行觀照的評論,它們都需要一個邏輯推理過程。

  傳統影評的這些基本特點,其實是一篇影評所使用的符號與符號的體量決定的。在視聽文化作品的傳播過程中,文字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讀寫時代到視聽時代的過渡階段的文化現象。一方面,文字具有“間接性”,在描述與敘事上,不像影視是直接呈現的。但這種“間接性”,往往能融合進觀影者的主觀感受,並在“夾敘夾議”中,發掘出視聽語言背后的敘事與思想空間。另一方面,文字具有“抽象性”,它能將視聽語言的內部邏輯重新在文字層面加以整理與呈現,以一個線性的過程進行推敲與批評。文本語言的“直接性”與評論語言的“間接性”,文本語言的“具象性”與評論語言的“抽象性”,這二者的對立與統一,是傳統影評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文字語言對視聽語言的重構與剖析中,是文字語言內置的知識體系與邏輯方式,對視聽文化的一種接納與省視,同時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這種傳播方式是更可行、更經濟的。

  傳統影評的全盛時期,也是紙媒的全盛時期,是一個知識尚未與“付費”綁定、思想尚未被“流量”擠壓的時期。在學術性批評與商業性營銷之間,有一個以各級紙媒為平台的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活躍狀況。而這種活躍狀況,在新媒體到來之后,有了一種質的變化。

  新媒體在符號與符號的體量上都是對傳統的顛覆。新媒體首先提高了一篇影評中圖片與視頻的使用量。微信公號影評文章,經常安插電影海報、電影截圖、動圖、表情包等。這也意味著,這種影評已經是一個富有設計感的文化產品,而不是簡單地就某個電影提供看法。

  微信公號影評文章,一般都有相關的截圖或動圖,然后是簡潔的文字分析。兩種語言之間的“轉譯”被取消了,而評論的“再創作”也大為削弱,文字明快、簡單,觀點部分用黑體字標出。這首先是技術帶來的進步,特別在分析演員演技與電影語言時,寫上十句的功能性還不如截取一個幾秒的片段。但技術帶來進步的同時,評論在思想上的幽微深入沒有得到推進,反而有所回撤。評論過度地與視覺性畫面相結合,並且盡快給出結論,使評論產生的效果更多在於情緒及觀點的同化,而不是在一個思辨的推進過程中,無法容納更多的思想參與。

  在放大影評“可視性”的同時,是新媒體時代影評的“碎片化”。紙媒時代,內容通常都有一定長度。長度過短的內容,隻有很少的部分進入書面語言的內容體系,這其實是載體有限的一種自然的淘汰功能,把一些內容泡沫局限在口頭語言,隻佔用時間,不進入空間。但隨著技術進度,載體的信息承載功能加大,特別是在即時通信與社交媒體出現后,越來越多口語內容進入了媒介空間。信息以極大的增量噴涌,而同時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乃至是泡沫化的。體現在影評上,就是短評的增多。

  從評論的角度上看,短評就是一個碎片,經常直指作品的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聯系,並且態度鮮明,帶有強烈飽滿的情緒,能引起巨大的共鳴。問題不在於“碎片化”本身,而是當受眾的注意力完全被碎片化的東西吸引,導致整個受眾群體的閱讀耐心乃至思想能力下降。這是一個技術進步中的心理與文化問題。

  在這樣的新媒體形勢下,傳統影評的主要變化是向著視覺化與碎片化的方向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被加深的還有影評的營銷屬性。傳統影評更多的是個人意見的表達,“軟文”佔據不了影評的主流。而在一個流量經濟的時代,點擊量可以折算為廣告費的時代,影評的市場性加深了,電影類公號很難抗拒來自影片營銷方的誘惑,營銷性的影評越來越多。

  在今天,技術的進步帶來了交流的便捷,但並沒有提高交流的質量。平台的開放帶來了話語權的平等,但眾聲喧嘩並沒有提升思想的高度。對於受眾而言,更為扁平的信息世界,帶來的是更為膚淺的內容,帶來更多的是對注意力的誘導,讓這個注意力不成長為思想力,而被馴化為消費力。在影評這個很小的文化類型裡,亦可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

  但是“可視性”與“碎片化”成為主流時,並不意味著文字為主的傳統影評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領地,走向消亡。一方面,依然有影評人“故步自封”,堅持原有的寫作方式,寫作文學性與思想性較強的影評,始終以審美上的素養與思想上的洞見取勝。這些影評感性與理性兼備,在電影文本、大眾心理與道德意義之間游走。它不是那麼短平快,但更耐咀嚼,更有啟發性。另一方面,這些影評也依然有相對穩定的讀者群體。它的閱讀量不可能是“10萬+”,但往往一篇好的影評,也有數千閱讀量。這是一些有著良好的閱讀能力與思想能力的讀者,在評論區裡往往能看到他們對影評的精彩回應。從讀寫時代到視聽時代,是一個文化從精英向大眾的變遷過程。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大眾文化的狂歡,但從文化結構的角度上看,工業化與“匠人精神”、速食化與深度追求,都是一個時代的一體兩面,從不同角度可以見出不同的顯與隱。深度內容即便不再佔據話筒前的位置,但依然顯示出人類對知識與思想、邏輯與想象的必然需求。

  新潮漫涌,靜水流深。這個時代對信息量與信息速度有著巨大的需求。一篇好的“這個時代”的影評,反應迅速,信息真實而豐富。但同時,不那麼追求時效性,給出一個精妙的推理過程與思想維度的評論,也永遠有它的位置與支持者。

  時代在變,媒體在變,但依然也有不變的東西。在浪潮之中,捕捉到時代的需求與堅持真正的價值,都同樣是珍貴的。它們是互補的,共同組成此時此際的文化生態系統。

  (作者:蘇七七,系著名影評人)

(責編:金春妮、李秀梅)

聯系我們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協

電話:(010)65363816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協
電子信箱:zgbxw121@sina.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中國報業

電話:(010)65363857
微信公眾號:中國報業
電子信箱: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公眾號

電話:(010)65363822
微信公眾號:黨報頭條
電子信箱:252361907@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歡迎關注黨報頭條APP

電話:(010)65363857/3004
歡迎關注掃碼下載黨報頭條APP
電子信箱: 773591345@qq.com

Copyright 2020by 中國報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