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和國家給了這裡浴火重生的力量

習近平兩次到過的映秀

本報記者  陸培法

2018年05月09日09: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映秀震中紀念館前的杜鵑花。

  (資料圖片)

  漩口中學地震遺址。

  (資料圖片)

  5月7日,紀念“5·12”汶川大地震慰問演出現場的觀眾。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

  如今的汶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

  (資料圖片)

 

  春日的岷江河畔,柳綠花紅,生機勃勃。

  2018年,汶川大地震10年。震中小鎮映秀,始終牽動人心。

  10年前,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到映秀災區看望受災群眾﹔10年后,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春節前又給映秀當地百姓送來溫暖,極大地鼓舞了小鎮百姓奔小康的熱情。

  本報記者在汶川大地震10年到來之際,深入震中小鎮映秀採訪。

  愛立方 成人禮

  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10年前在地震中傾倒的教學樓廢墟前,安放著一個碩大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紀念表盤,上面清晰地顯示著地震發生的時間——下午兩點二十八分。

  由於大地震導致教學樓劇烈搖晃,當時教學樓教室裡的一面鐘因為搖晃摔落到了地上,於是人們把破碎狀的鐘放大,做成了這面記事鐘。

  在中學的左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記事牆,這面記事牆是以國家名義修建的,主要有文字和浮雕兩個部分組成。文字記錄著大地震以及抗震救災的內容,而下面的浮雕則是一幅真實的畫面再現,畫面詮釋的是解放軍戰士以及醫護人員共同運送傷員上飛機的場景。

  作為那場大災難中唯一得到較為完整保存的漩口中學遺址已成為“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的標志性建筑,成為那場特大地震的見証者之一。

  倒塌的主樓定格在“5·12”那個下午的姿勢,部分遇難者仍然長眠在扭曲的鋼筋水泥下。漢白玉紀念碑上擺滿了黃色或白色的菊花。后建的七一中學、八一中學漂亮而挺拔。

  群山間,岷江畔,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在青山綠水間佇立。它的前身是漩口中學,在地震中變成一片廢墟。現在的七一中學是由中組部“特殊黨費”全額捐建的。教學主樓紅牆涂成了黨旗的模樣。

  4月9日,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為高2015級學生舉行成人禮。在映秀大愛主題公園——愛立方,成人禮在庄嚴、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在老師們的掌聲中,在家長的引領下,孩子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邁著沉穩堅毅的步伐,穿過成人門。學校領導、老師及家長向每一位學生贈送了一本《憲法》,並為他們一一佩戴成人紀念章。學生手握《憲法》,面向國旗,進行了庄嚴的集體宣誓,以響徹雲霄的誓言表達了他們內心對成長與責任的理解,以昂揚的姿態展示了七一映中學子的風採。副校長李雲春激動地向記者介紹了當時難忘場景。

  映秀的天是藍藍的天,精致的房頂上飄揚著五星紅旗,這裡每一戶人家都是在全國人民支援下重建的,每一棟房子都是經過招標后精心設計建造。在鎮上的主干道邊,陳列了所使用的幾種建筑結構技術標本。除了美觀和便民,映秀建筑的最重要一項指標就是抗震,要求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最堅固的就是公共建筑,學校醫院可抗9級地震。

  被大愛托舉的人生

  “映秀花開了﹔

  歌兒響起了﹔

  人間大愛的地方,

  洒滿真情和陽光。”

  這首《映秀花開了》,原唱湯星月已經唱過數百遍。她記憶最深的是2018年2月的那次。

  2018年2月,習近平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2月12日上午,他專程來到映秀鎮。當習近平即將上車離開時,百姓們依依不舍。大家圍攏上來,向總書記道別,並合唱了這首《映秀花開了》。湯星月就站在合唱的人群中。

  初中畢業后,喜歡唱歌的湯星月,就到四川成都進行專業學習。去年,經過不懈努力,她終於被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破格錄取,成為了音樂表演系的一名大一新生。“我跟習總書記說,我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他讓我要好好學習。”湯星月說,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多年來的堅持都是值得的。

  10年前地震發生時,湯星月還是映秀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學生,正在二樓教室和同學們一起上科學課。當年班裡44名同學,隻有11人幸存下來,湯星月最要好的兩姐妹和最喜歡的音樂老師都不幸遇難。而她也因為髖關節脫位和脊椎受傷,身高定格在了10歲時的1.2米。

  地震過去一年多之后,湯星月才得以看到媽媽偷偷藏起來的那份醫院診斷書。

  10年時間,生活給了她磨難,也教會了她堅強。有一次,湯星月和一個叫“三姐妹”的袖珍歌手組合一起在北京逛街,三個姐姐主動招呼圍觀的孩子們叫她們“阿姨”。從那一刻開始,湯星月也放下心裡的包袱,從世俗的眼光裡放飛自我。

  現在,湯星月的父母在鎮上經營著兩家飯店,妹妹也在都江堰讀書,一家人的生活在慢慢變好。

  “2018年,是我人生的轉折和新的開始。”湯新月說,曾經是唱歌幫助她走出了陰霾,未來她也會繼續堅持音樂夢想。

  大地震也改變了李雲春的命運。

  汶川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李雲春對大地震的感悟,已經超越了過去的人生初旨。

  汶川發生大地震時,27歲的他被埋在漩口中學廢墟裡。一個小時后被人挖出來后,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很激動地向記者說,他的后半生要用主要精力來為社會做公益和感恩行動,報答社會,報答全國各地人對映秀的無私奉獻。

  李雲春在汶川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辦由各村留守婦女組成的舞蹈隊,並請專業人士開展培訓。在他的精心組織和帶動下,目前各個行政村都有了本村的舞蹈隊,開展得轟轟烈烈。

  針對每年到中秋節,許多小孩缺少家庭溫暖的情形,李雲春就在外面聘請專業做月餅的師傅來教孩子們認識中秋月餅的感恩文化內涵及制作方法。沒想到這一活動得到空前成功,許多孩子家長臉上都露出了欣喜之情。據李雲春講,目前汶川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月餅活動,早已“人滿為患”,小孩報名火爆!

  現在,李雲春還在一個村負責扶貧,推廣種植車厘子和中藥材的方法。

  總書記在這兒磨過豆花

  “現在,我們每天要炸40多斤酥肉,賣上百碗豆花。”時近中午,映秀鎮中灘堡村博愛新村飯店老板楊雲剛和老伴劉先燕將炸好的酥肉從廚房中搬出來,為即將到來的游客准備午餐。今年春季旅游期間,飯店推出了新菜單,“幸福酥肉”和“帶勁豆花”兩道特色菜品格外引人注目。

  2018年2月12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映秀鎮。到達楊雲剛的店前,在店主邀請下,習近平愉快地參與炸酥肉、磨豆花,邊體驗邊同一家人交流,一幅其樂融融的場景。總書記轉動磨盤,笑著說:“很練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帶勁。”現場響起陣陣歡聲笑語。

  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楊雲剛老兩口讓兒子、女兒都回來一起經營飯店。今年,他家又多聘請了一名廚師,裝修了兩個包間,擴大了經營規模。每天的工作繁忙辛苦,但老楊一家卻覺得幸福又“帶勁”。

  楊雲剛自信地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的旅游收入肯定翻番!

  10年時間,楊雲剛一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楊雲剛跑過運輸,當過駕校教練,劉先燕在映秀小學伙食團打工。地震中,楊雲剛家房屋垮了,所幸一家人都平安。2011年春節前夕,由廣東東莞對口援建的新房竣工,楊雲剛一家和鄉親們搬回了映秀鎮。第二年,楊雲剛利用一樓門面開起了飯店,取名“博愛新村飯店”。

  “博愛,就是時刻提醒自己,不忘黨的恩情。”楊雲剛深情地對本報記者說。

  在映秀鎮,像楊雲剛一家一樣從事餐飲、旅游接待的群眾越來越多。目前,全鎮有餐館59家,客棧67家,直接和間接從事旅游經營的人佔全鎮人口半數以上。

  3月,汶川春茶上市。映秀鎮“茶祥子”制茶人蔣維明開辦的“汶川縣映秀人民茶業”又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節。

  去年,“茶祥子”在400平方米的標准生產線上制茶17噸,年產值突破300萬元,帶動170戶群眾採茶收入100余萬元。“從收茶記錄上看,戶均每年可增收5000元到1.5萬元。”蔣維明說,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映秀考察時來到他的制茶坊,了解茶產業的發展情況,讓他備感關懷、備受鼓舞,他將不負重托,在做好“大土司”黑茶為代表的西路邊茶系列品牌的同時,專心研制民族地區的藏茶產業,為群眾提供更加潔淨、安全和營養的藏茶。

  “映秀鎮產茶歷史悠久,全鎮有百年老茶樹20余萬株。”映秀鎮黨委書記蔡代敏說,地處茶馬古道要沖的映秀鎮,茶葉歷來是茶馬古道上流通的重要商品。災后產業振興,映秀鎮突出旅游與茶產業的融合,並對周邊荒山上的百年古茶樹進行保護。

  2017年,來自映秀“茶祥子”的茶葉作為唯一的中國茶,登上了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的“一帶一路”沿海上絲綢之路“盛世公主”號郵輪,沿途巡展10多個國家。春節前,這裡的“大土司”黑茶到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展。正月初一,“大土司”黑茶又在中國台灣亮相。

  茶產業讓映秀群眾充分享受到生態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燒湯河與岷江交匯處,317國道和303省道從群山上蜿蜒而下,盤山路通往一片嶄新的鎮子,在陽光下錦繡斑斕。汶川縣映秀鎮,10年前的悲愴一幕已濃縮在漩口中學的遺址。一圈籬笆之外,花團錦簇,人們穿著藏羌服飾,迎接著四方來客。

  重建振興永遠在路上

  記者在汶川縣映秀鎮街頭採訪時,感受到了當地人的感恩情懷。

  “作為異地人,我是被映秀鄉親的愛滋潤成長起來的。”蔣維明說,像映秀當地村民一樣,大家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報答曾經向他們伸過援手的人。

  浴火重生的映秀,是將感恩融入靈魂,將文明創建融入執政全程的實踐之地。祖國母親給了映秀第二次生命,全國人民給了映秀人民重生的力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映秀正按照全國文明村鎮的創建要求,全力推進創建工作,使文明之花涅槃重生的大地散發醇厚芬芳。

  映秀鎮通過評選204個文明家庭、70余名“好婆婆”、67個誠信守法商戶等活動,持續推進創建融入群眾生活,破解了創建工作上熱下冷問題,營造了全民行動、全民滿意的共建大勢。

  以“文明鄉村·美麗家園”行動布局環境治理,以文明“家風、校風、民風、政風”活動修正不良風氣,映秀鎮如今構建了村庄美、家風淳、校風好、民風和、政風清的生動局面。走在映秀街頭,“文明四風”宣傳提示牌隨處可見。

  如今的汶川,主要支柱產業為以“康養游”為代表的旅游業、以甜櫻桃為代表的特色水果種植業、以水電為代表的綠色生態工業。

  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說,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再次到汶川來,全縣人民都感受到了黨中央莫大的鼓勵和關心。在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汶川災后重建產業發展情況時,他特別重點介紹了“汶川三寶”。張通榮說,“汶川三寶”指甜櫻桃、脆李子和香杏子,去年一年“汶川三寶”產值就達到5億左右,這筆收入佔全縣老百姓總收入的70%左右,汶川人的人均收入從10年前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如今的1.2萬多元。

  張通榮說,下一步,要把映秀鎮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速汶川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加快推進康養經濟布局落實落地﹔更加注重脫貧攻堅質量﹔把“南林北果、綠色工業+全域旅游”總體思路貫徹好、執行好、落實好。

  10 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汶川看望慰問、指導工作。如今汶川人正把總書記的這份關懷轉化成整個汶川的感恩之情,讓全縣人民都感恩祖國、感恩黨中央、感恩總書記。另一方面,汶川災區人民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讓汶川再次上路。張通榮表示,汶川的災后重建和發展振興更是永遠在路上。

(責編:戴靖、胡線勤)